錢三運急匆匆返回縣城,發現情況比想象的要更加糟糕。
在城區核心區域,幾百輛三輪車將路口堵得嚴嚴實實,外麵的車輛進不去,裏麵的車輛出不來。甚至連縣醫院門口也被堵住了,救護車、接送病人的車輛也不能進出。
在一些路口,司機們打著白紙黑字的橫幅,橫幅上寫著“我們要吃飯,我們要生存”、“縣政府要以人為本,撤銷錯誤決定,還我們生存權”、“我們愛祖國愛黨,但我們強烈譴責縣政府的錯誤決定”等表達訴求的標語。圍觀的群眾越聚越多,錢三運甚至還看到一些光著膀子、身上有紋身的青年,這些青年一看就不是正經人。
當今社會,群體性事件層出不窮,很多群體性事件一開始隻是群眾表達訴求,但到了後來,往往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的人利用,演變成了暴力打砸搶燒事件。比如貴州甕安事件,無論從事件參與人數、持續時間、衝突劇烈程度、造成的影響看,都是近年來中國群體性事件的“標本性事件”。
甕安事件的導火索是一位溺水死亡的女學生的家長對死亡原因不滿,開始時隻有十幾個人參與遊行,但後來人越來越多,並有不法分子加入,迅速演變為打砸搶燒事件,導致甕安縣委、縣政府和甕安縣公安局、財政局被燒毀,以及一百多名公安民警被打傷的嚴重後果。
錢三運敏銳地意識到,三輪車司機鬧事事件如果不盡快解決,不僅造成劉省長的視察工作直接中斷,還會引發新的群體性事件,後果非常嚴重。
然而,縣委書記胡若曦、縣長周海洋、縣委副書記張義端都陪同劉省長在東河鄉視察工作,無法抽身回來。他們知道三輪車司機鬧事,但也許不會知道三輪車司機做得過於極端。
副縣長、縣公安局長葉青天雖然有豐富的處理突發事件經驗,但是,他並不敢亂拍板。
錢三運見了葉青天,說道:“葉縣長,胡書記正在陪同劉省長視察,不能趕回來,她讓我協助你工作。胡書記要求盡快解決三輪車司機鬧事事件,不能影響劉省長的行程安排。現在是上午十點半,劉省長最早於十二點半就要來縣城,因此,留給我們處理這一事件的時間隻有兩個小時。”
葉青天說:“前幾天,周縣長在主持縣政府常務會議時,力主全麵取締三輪車,常務副縣長孟青表示完全讚同,認為三輪車營運嚴重影響青山縣的城市形象和雙創達標。我當時提出了異議,認為這個步伐邁得太快,可能引發三輪車司機上訪鬧事。大多數三輪車司機都是沒有一技之長的下崗職工和農民,突然禁止他們營運,無疑打碎了他們的飯碗,容易引起他們的不滿情緒,引發社會矛盾。胡業山副縣長也談了自己的看法,認為不能一下子全麵取締三輪車營運,可以先從取締非法營運開始做,步子不能邁得太快。後來,周縣長同意采取過渡方案,即禁止三輪車在縣城核心區域營運,一律取締非法營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