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電器廠辦公樓的外牆雖然老舊,裏麵的裝飾及辦公用品卻非常奢華。接待室的裝修檔次挺高的,沙發是真皮沙發,家具是紅木家具,燈飾、牆麵都很有自己的特色。
路民生介紹了縣電器廠的發展曆程。電器廠始建於上世紀七十年代中後期,是當時縣裏屈指可數的國營企業之一,早期的主打產品是電風扇。
乘著改革開放的東風,青山縣電器廠發展迅速,產品線規模不斷擴大,工廠職工發展到幾百人,經濟效益也非常可觀。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能夠進入青山縣電器廠工作是一件很體麵的事。這裏的小夥子即使家庭條件差,長相不英俊瀟灑,也照樣能夠娶到漂亮的老婆。
然而,三十年河東,三十年河西。進入新世紀後,形勢發生了很大變化。在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的進程中,青山縣電器廠不能夠與時俱進,迷失了發展的方向。管理方式落後、人員臃腫、人浮於事,產品銷路不佳,電器廠舉步維艱,甚至一度瀕臨破產倒閉的邊緣。
五年前,路民生上任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在人事製度和薪酬分配製度等方麵進行了大膽的改革創新,企業經濟效益有所好轉。
路民生說,由於管理體製的沉屙及曆史遺留問題,電器廠矛盾重重。今年以來,在有關部門的指導下,縣電器廠啟動企業改製工作,截止到目前,已經完成了審計和資產評估、製定《企業改製方案》和《職工安置方案》等程序,待方案正式報批後,新的公司製改革就基本完成。
路民生說,由於部分職工對改製方案有微詞,他們集體到縣政府上訪,並提出了一係列不合理要求。企業改製是大勢所趨,減員增效也是客觀需要,隻有裁減冗員,輕裝上陣,企業才能走上良性發展的路子,否則,像過去一樣吃大鍋飯,隻能是死路一條。
路民生說,縣電器廠包袱沉重,現有正式職工九百七十人,臨時務工人員近百人,離退休職工三百四十人。僅工資這一塊,就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路民生口才很好,口若懸河。最後,他無奈地搖了搖頭,說魚與熊掌很難兼得,既確保不裁員一人,又讓企業脫胎換骨,不僅他做不到,換成任何一個高人也很難做到。
錢三運在傾聽的同時,認真地做著記錄。從路民生的話語中,他看到的是一個一心為公、殫精竭慮、能力突出的企業管理人員。
由於時間關係,下午想正式開展工作已不太可能。錢三運決定,先去廠區轉轉。路民生很熱情,全程陪同。
縣電器廠占地近千畝,在最輝煌時,這裏學校、醫院、商場、菜市場一應俱全,簡直就是一個小社會。但在企業效益不景氣時,縣電器廠根據上級部門的有關規定,剝離了企業辦社會職能,將學校和醫院等機構和人員都移交給了城關鎮政府管理。
電器廠的生產車間冷冷清清的,隻是偶爾有裝運原材料和存貨的車輛進出。據路民生介紹,企業雖然正在改製,但生產一直沒有停歇。今天車間冷清,是因為今天上午絕大多數工人去縣政府上訪了,下午工人也沒有到崗。不過,廠裏已經發了通知,讓工人明天正式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