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怎麼樣去克服天賦的缺憾呢?其實他並不是用怎樣驚人的巧妙方法,誰都可以照做,誰都能運用而獲得效果。
羅斯福所用的方法是積極的,不是消極的,他不靜待幸運之神的自至,卻努力追求自己的幸福。此外,他毫不自餒於天賦的貧薄,反而利用它做為邁向成功之路的基石。換言之,他絕不怨恨先天的缺憾而自歎自艾,更不“體恤”自己身體的虛弱,為達到目的,他采取積極的鍛煉——他要和健康的孩子一樣,活潑地去騎馬、劃船和做劇烈的運動。他用堅毅的態度,對付他畏怯的天性;用忍耐的精神,克服先天的障礙,處處以快樂和藹的態度對待人們。他首先祛除怕羞、畏縮和不喜交際的個性,果然在他入大學之前,就已獲得很大的成功。他是人們樂於接近的一個精神飽滿、體力充沛的青年。他經常在假期中,到科羅拉多峽穀追逐野牛,到洛磯山狩獵巨熊,以及到非洲大陸去襲擊獅子,最後他終於克服軍隊的艱苦生活,帶領騎兵,在與西班牙的戰爭中贏得顯赫功績。
不滿足現狀,要求我們始終抱有一種欲望。
俗語說:利欲薰心不知有多少人因擺脫不掉利欲的誘惑而失敗。
相反地,也有人雖一心夢想發財,但他也以此來鞭策自己,結果終於達成心願,這種例子也不在少數。
那被利欲衝昏了頭,和因利欲的驅使而成功的人,到底有何不同?
說穿了,前者隻想達到目的,而不擇手段;相反地,在利欲的驅使之下,咬牙奮鬥成功的後者,是把結果當作一種追求的目標。
人類的行為都是基於某種欲望的驅使,並為實現欲望而鞭策自己;他們都知道人的欲望就像把雙麵的利刃——可以利用,但也可能為其所傷。
當然,如果您希望實現心願或獲得某種東西時卻不用正當的方法,那麼不僅不能由於利欲的驅使而使您發憤圖強,可能反而因此走上身敗名裂之途。
可是,如果把自己的欲望當成一種目標,一種理想,而且成為督促自己、鞭策自己的力量;那這種人就可以因利欲的鞭策,而開拓出光明的坦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