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一些有心得的人常用的方法,在私下,自己可以找一些合理的渠道發泄自己對別人的不滿,但注意不要在別人麵前中傷對方。這樣,再在下次與對手交往過程中,便會把心態擺正。
2.第一時間更正你的失誤
與對手交往,一般雙方都是非常敏感的,稍一不留神,很可能會讓對方產生誤解,如果這時不能及時強調或是糾正自己的失誤,將會影響到雙方的關係。
張先生開了一家餐廳,生意非常火,不久,他的一位朋友在他的對麵也開了一家餐廳。這樣一來,張先生的生意就被搶去了一半。更讓張先生氣憤的是,他的朋友還故意在價格上做文章,不久,張先生餐廳都快經營不下去了。一次,張先生找到這位朋友,希望找到一種兩全的方法,讓雙方都有利可圖。一開口,張先生便說道:“現在生意難做,咱們誰也別搶誰的生意……”聽他這麼一說,朋友急了:“誰搶你的生意了?”
張先生立刻意識到,這樣一來隻會與對方搞僵,於是立刻糾正說:“嗨,你瞧我這張嘴,我不是說你搶我生意,今天我是來搶你的生意。”
“你說什麼?”
張先生解釋道:“都朋友一場,今天過來希望你能指點一二,也就是來向你取取經。”
這麼一來二去,雙方把事情談開了,最後雙方達成共識,那位朋友同意製定與張先生同樣的價格。
第一時間更正你的失誤,不是示弱,而是一種策略,這會消除對手的“敵意”與過重的防範之心。隻要突破對手的心理防線,許多事情都可以順利解決。
3.讓對方準確地理解你的本意
劉先生與趙先生是一對死對頭,為了競爭公司裏空缺的副經理職位,雙方可謂是用盡了心機。經過幾番舌戰式的辯論,劉先生最終當選。趙先生心裏雖然特別難受,但是並沒有絲毫的表現,並且在言談舉止中都充滿了對對方的敬意。
一次,劉先生請趙先生吃飯,希望就此結束雙方過去的“恩怨”,協力做好以後的工作。趙先生恰巧身體不舒服,所以,婉言謝絕了對方。為了不讓對方誤解,趙先生特意掏出醫院開出的藥方讓對方看。並答應在合理的時間會應邀。這樣一樣,就消除了劉先生不必要的心理顧慮,從而避免了一次誤解。
所以,與對手交往必須要注重細節,一方麵既要展現出你大度的一麵,同時,也要展示出你良好的精神麵貌。這樣,在不得罪對手的前提下,也會盡可能多地贏得對手的尊重。對於一些性格太過顯露,心直口快的人來說,一定要注意在對手麵前消除這些棱角,讓自己變得圓滑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