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趣事
每個人都有五彩繽紛的童年,我也不例外。在我的童年中也有許許多多有趣的事,現在回想起來也常常會因兒時的天真和幼稚而情不自禁地笑了。最使我記憶猶新的就是我學騎車的經曆。
記得那是我9歲的時候,當我看見比我小兩三歲的孩子都會騎自行車時,我別提多羨慕了。在玩“警察抓小偷”時,別的小朋友都有“交通工具”,而我隻會跟著他們跑,最後隻好乖乖地被他們抓住。於是我暗暗發誓:一定要學會騎自行車。
周六那天,我請求爸爸給我買自行車,爸爸起初不肯,於是我便大哭起來,爸爸沒辦法,隻好同意了。第二天,爸爸從東豐的舊物市場買回一輛紅色的小自行車,我高興極了,心想:這回終於可以騎自行車了。
那天剛吃過晚飯,我便纏著爺爺去陪我練車。我笨拙地爬上車,坐到了鞍座上,兩手扶著把,爺爺在後麵把著車貨架用以保持平衡,我兩腳用力蹬,自行車果真動了起來。我越騎越興奮,越騎越使勁,爺爺趁我不注意,偷偷鬆了手,又前進了大約四五米,我回頭一看,啊!爺爺不見了,我頓時慌了手腳,七扭八拐,口中大喊:“救命啊!”便重重地摔在了地上。我的手磕出了血,爺爺趕忙跑過來,拍拍我身上的土說:“摔壞沒有?”我說:“沒事,咱們繼續練。”雖然其間又摔了不少跟頭,但我始終沒有放棄。經過九天的刻苦練習,我終於掌握了騎車的技巧,“我會騎車嘍!”我欣喜若狂。
學騎車的經曆讓我後怕,因為我一次次的摔倒;學騎車更讓我自豪,因為我一次次地爬起……這件事在我心中留下了深深的烙印,也正應了黃蘖禪師的一句話“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由此,我也總結出一個成功的定律:一個人站起來的次數永遠比倒下的次數多一次。要知道,明白一個終身受益的道理,亦是人生中最有趣味的事情……
荀彧
點評:“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這兩句詩真是神句,在小學生作文裏出現的頻率超級高,通過學如何洗衣服、刷碗、打掃衛生、釣魚等事情中,這些偉大的小朋友都能懂得“不經一番徹骨寒,哪得梅花撲鼻香”的道理,真厲害。
主題64:河邊
民國篇
河邊
我們的屋後橫著一條小河,從後園的邊門穿出去是一條鋪著煤渣窄隘的岸沿,那裏按次栽著一排楊柳。一到春天的時候,就從黃枯的枝幹上茁生出綠蔭的枝條,蒼鬱茂密。細長的柳絲垂下來,掃著平靜的水麵,有微風輕輕拂過時,就劃出一圈圈漣漪的花紋來。
放學時候慣愛到河沿上閑眺,但這樣的機會是不多的,大人總是想出許多理由來阻攔,通河沿的邊門常是嚴緊地閉著,我們隻能守候著,等工人因為澆花必須到河裏去汲水時,偷偷地溜出來,但一被發覺常是被嚴厲地申斥,挨打的事也有過。頂討厭的是那些粗魯的工人,也會拉長鬼臉嚇唬著我:“當心別給河裏的媽虎子(土語,即“妖怪”意)吞掉啊!”
經他這麼大聲一嚷,大人們很快地出來了,凶狠的臉色,鼓瞪著兩眼,孩子被震懾住乖乖地鑽出去了,隨後“砰”的一聲邊門關上了,孩子的心裏留著深深的遺憾。
孩子大都對水懷著濃厚的愛戀,所以隻要有機會時,總是想著去親近一下,種種恐怖的傳聞也掩抑不住孩子冒險的熱情。雖然不能讓自己痛快地浸溶在水的懷抱裏,但即便能用手指撩一撩水花,也有著說不出的歡愉。有一次同哥哥趁著人們不注意時從石階摸到水麵上,我無從描述當時的高興心情,我們用小手在平靜的河麵上拍打著,有銀色的浪花向空中騰了起來,一個個小圓珠在陽光的映照下炫著燦爛的光彩。但後來不知為什麼,也許因為揀取河蝦,我們爭執起來了。我們起初劈裏啪啦濺打著水花,互相對潑著,兩個人渾身上下都淋得濕漉漉的。後來我們動起了手,我因為腳跟兒沒站牢,腳一滑,跌倒在河裏去了。我的哥哥當時顯得無名的驚慌,他大聲叫著,隨後大人們奔出來了,河沿上密密沿沿圍著許多人,等到我被誰從河裏拖上來時,渾身已經濕透,脊骨裏有陣陣寒氣滲進,我還意識到喝進去幾口水,喉管裏有著說不出的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