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53:掃墓

民國篇

掃墓三日記

三月十五日 天晴

明日便是清明節了!所以今天積極準備掃墓的事情。我們的祖墓很多,掃墓的事,要繼續三天,方能完畢。

下午二時,到曾祖父墓去掃墓。曾祖父的墳墓,在三裏路之外,我們都是步行的,到達墳地,舉行掃墓儀式。曾祖父的墓,造得很高大,墓前還有石人石馬,景象很是莊嚴偉大。

三月十六日 微雨

清早起來,天就下著微雨,因為今天是清明日,也是最重要的掃墓的日子,天下雨,掃墓的事,就覺得不大方便。可是我們並不會因為下雨就不去掃墓。上午九時,到青鬆山,祭掃了曾祖母的墓。下午一時,又到六裏路遠的小螺山,祭掃祖父的墳墓。山前山後,這時開遍了紅色的杜鵑花,我們就采了許多回來。

三月十七日 天陰

今天上午九時,到母親的墳前去祭掃。母親已經拋撇了我們四年了!在我們兄弟姊妹的時刻的懷念中,母親還會知道嗎?當我們在母親墓前跪拜的時候,大家都淌著悲哀的淚,而姐姐竟放聲痛哭起來,這樣更使我們的心中酸楚萬分。後來父親攜著我們回家,我們也隻得揩幹淚水歸來。

五年級 陳自學

點評:看完這篇作文,眼前忽然浮現出一副淒涼的景象:一個被生活壓彎背的男人領著幾個年紀不大的孩子,他們的身影離墓地越來越遠,孩子們的臉上掛著淚痕,不時回頭張望。彼時,天空陰雲密布,整個世界都沒有陽光。

當代篇

掃墓

清明了,天陰沉沉的,下著毛毛細雨。我們學校和“台州市關工委”“椒江區關工委”一起舉辦了一次掃墓活動。我們三、四、五年級同學全體身著校服,帶著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邁著沉重的步伐來到了“解放一江山島烈士陵園”。

烈士陵園建在椒江區最高的山——楓山上。我們登上了長長的台階,來到了半山腰的廣場上。首先映入我們眼簾的是一塊高大的紀念碑,碑上寫著格外醒目的八個大字:革命烈士永垂不朽。在廣場四周有著四季常青、昂首挺立的鬆柏,它們也象征著烈士永垂不朽的革命精神,一棵棵樹上係滿了潔白的小花,它象征著烈士潔白無瑕的高尚品德。

廣場上有著幾副很大的雕刻。雕刻正麵刻著解放軍叔叔勇敢地與敵人作鬥爭;在反麵雕刻著一些光榮犧牲的革命烈士的頭像。在這座雕刻前,我們學校的代表進行了獻辭。還有“台州市關工委”和“椒江區關工委”一些幹部也進行了講話,又聽了很多“解放一江山島”的先烈事跡:其中一位烈士身上連中了七彈,但他仍然與敵人頑強地拚搏著……

接著,我們在老師的帶領下,向一個個陵墓走去。大家恭恭敬敬地把小白花放在烈士墓上麵。我也小心翼翼地把自己親手製作的小白花放在一個墓碑上。我看見這些犧牲的戰士最大的不超過三十二歲,最小的年僅十七歲。

最後,我們來到了“革命烈士紀念館”。在紀念館裏,我們看見一些革命烈士的背包、決心書、立功獎狀等。我們還看見了一些照片。看到這些照片,我心潮澎湃,仿佛聽到了那嘹亮雄壯的聲音:“同誌們,為打下一江山島,衝啊!”

這時,集合的聲音打斷了我的沉思,我趕緊拿著隊旗,走到門外集合。

站在青鬆環繞的烈士墓前,我的心潮又一次澎湃,而且久久不能平靜。是啊,是那些可敬的革命烈士拋頭顱,灑熱血,為我們打下了祖國的江山,才換來今天美好的生活。現在,大家坐在既明亮又寬敞的教室裏學習,有什麼理由可以不好好學習,成為祖國的棟梁呢?

五年級 金俞辰

點評:記得以前學過“清明時節雨紛紛”這句詩後,每次寫有關清明節的作文都會寫“下著毛毛細雨”,然後在走進烈士陵園的時候,必然會有一句“首先映入眼簾的是……”,整個掃墓的過程除了領導講話外,就是走馬燈似的看一遍。最後在結尾的時候,不是發一通感慨,就是要下個決心好好學習,要麼就是“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