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來,不知道是怎麼一回事,“蹦”的一聲,我放的風箏上的線斷了,斷了線的風箏丟下了我獨自一人高高地飛走了。我心急了,立刻拔腿就去追。可是,哪裏追得上,很快不知道它的去向了。這時,我聽了一個聲音:“嘿,我的運氣真好,撿到了一隻漂亮的小風箏。”我順著聲音看去,看到他們拿的正是我的斷線風箏。我連忙向他們喊了起來。經過了一些交涉,他們終於把風箏還給了我。我又回到了放風箏的地方。我接上線又放了起來。那裏還是那麼熱鬧。我把風箏再一次往上放。可是,想不到的事情發生了:那隻風箏又一次斷了線。這一次,它落到了一條小河裏。我以為沒有希望了。這時,有一位同學告訴我:“沒有關係,這風箏的線還在岸上。”我真有點兒喜出望外,拿住斷線,小心翼翼地拉了上來。
第三次放風箏,我不敢再往高處放了。放上不久,老師就說:“收線,集合!”我沒有等到收拾好就趕過去排隊了。
今天,我經曆了一次磨煉懂得了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隻要堅持做下去,就一定會達到自己想要達到的目標!
五年級 胡紫薇
點評:這篇作文的結尾真是大煞風景,我實在看不出來前文中寫的事情能跟“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隻要堅持做下去,就一定會達到自己想要的目標”有什麼關係。
主題42:拔河
民國篇
記拔河之戲
用一繩,左右各若幹人執之。左右之人數相同也,年相若也,力之大小相等也。別於立足中點之地,定一界線。左之人引繩而左,右之人引繩而右。孰能引中點過所定之界線者,即為勝,其被引過者即為負。是之謂拔河之戲。
暇嚐合數十同學為之。時而不移寸步,時而突然左移,時而突然右移。勝者欣然,負者每起種種責言。而所以勝者常強於眾人,盡力突出於不意之間,若其勝者恒勝,負者恒負,必左右之人數、年力不相等也。若其勝負無常,或竟不移寸步者,必左右之人數,年力均相等也。吾因之有感矣。蓋拔河雖角力,而合於左者恒助左,合於右者恒助右,則較力之外又有同心協力之效。故凡事欲有勝無負,必同心協力。
佚 名
點評:小作者對拔河的介紹和過程寫得很有意思,最後能由拔河的遊戲,悟出“凡事欲有勝無負,必同心協力”的道理,也頗有收獲。
當代篇
拔河
今天下午,我們要舉行拔河比賽。大家都很高興。
好不容易熬到了下午。操場上,一條大粗繩子壓在操場中間的兩條白線上,繩子中間紮著一塊紅布條兒。誰能把繩子中間的紅布條兒拉過靠自己一頭的白線,誰就贏了。老師把全班同學分為兩隊,同學們個個摩拳擦掌,想試試自己的力氣。周圍圍滿了觀看的學生,連小樹也搖擺著手臂,好像在說:“加油!加油!”
“預備!”裁判員大喊一聲。雙方隊員都抓起了繩子。
“嘟——”
哨聲響了,比賽正式開始。我們雙方互不相讓,使盡了吃奶的力氣向後拉。先看在最後一個的丁丁。他雙手緊握繩子,咬緊牙關向後拉。他像個木頭人似的,任憑對方怎麼拉,腳幾乎都不動。再看“加盟”我們隊的大力士萬天。他漲得滿臉通紅,右腳頂著前一個同學的腳跟,左腳抵著前一個同學的腳尖,成了一個“弓”字形。紅布條兒一會兒向我們這邊移,一會兒又向對方一邊移。拉拉隊“加油”的聲音此起彼伏,越喊越響,不把對方拉拉隊的聲音壓下去不罷休。
漸漸地,漸漸地,繩子向對方移動,我們怎麼也拉不過來了,我們輸了。我們隊的同學沮喪地站著,而對方的同學卻高興得一蹦三尺高。
交換場地再戰。這次我們吸取了上次比賽用力不一致而失敗的教訓,由汪強喊號子,經過幾分鍾的戰鬥,我們贏了。
對方不服,要求再戰。由於這項運動體力消耗非常的大,所以我們不再戰了。
佚 名
點評:這場拔河比賽寫得很生動,記得我小時候寫拔河比賽時,最後肯定要來這麼一句:“通過這次拔河比賽,讓我懂得了隻要團結,就能力量大。下次拔河比賽的時候,我肯定還要報名參加。”可是我同桌卻不按常理出牌,他曾經這麼寫:“這次拔河比賽真不好玩,把鞋底都磨壞了,回家肯定要被媽媽揍了,以後再也不參加拔河比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