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是吃的令節,市場內大可當一當滋味,魷魚,年糕,麵筋,百葉,小圓子,湯包,應有盡有,再來一杯紹興酒,優哉遊哉,樂而忘返!可是小吃大會鈔,袋兒裏的鈔票,又得出籠了!

談談新年流年如何,額角頭亮,紅光滿麵,今年定交好運!眉毛彎彎,兄弟兩三;小指不過節,六親無靠;耳朵像風蓬,一世吃不窮;熟讀麻衣相,評論天下士,市場中有的命相先生,座上客常滿,大交其新年鴻運,“宿命論”在中國還是很通行。

出了市場,場外沿馬路,市麵還要興。金魚兒凸著眼睛,穿上紅裙,在玻璃缸中大搖大擺。十姊妹吱吱咋咋地叫著,養鳥兒的人樂了。臘梅水仙,紅白相間,帶回去作清供。泥人兒,花樣多,中西打扮,男女老幼,朝山進香的老婆子,搗著頭念佛,模特兒姿態曼妙,笑容靨麵,“泥不能言亦有情”也。

賭博市場也在這裏開展,從小孩子的搖糖,到大人們賭大小,挪骰子,打靶子,東一堆,西一群,呼幺喝六,一百一千,大家想新年碰碰賭運兒,公開賭博,百無禁忌。有人說舊曆元旦,是賭曆元旦,並非言過其實。

市場以邑廟名,為當年城內淪陷,菩薩逃難,暫遷“行宮”於此;於今河山重光,一切進行複員,不知邑廟大老爺還廟有日否。

六年級 樊渡雲

點評:看著這篇文章覺得自己也來到了城隍廟中,熱鬧的市集、有趣的玩意兒、小朋友的歡喜之情都躍然紙上了!

當代篇

遊城隍廟

暑假的一天,我們一家人來到了國際大都市——上海。我們走在馬路上,路邊的高樓大廈鱗次櫛比。我抬頭望望天,隻看到天的一小塊,我想這就是“井底之蛙”的感覺吧!商店裏的物品琳琅滿目,讓人看得眼花繚亂。聽上海的導遊說,到了上海不去城隍廟等於沒來上海。我和姐姐聽了半信半疑,心想:“好好的水族館、科技館、東方明珠和東方綠洲不去,偏偏去這燒香拜佛的地方,為什麼呢?”我和姐姐都不肯去,可是我們倆人又不敢去其他地方,無奈,我們隻好耷拉著腦袋跟他們去城隍廟。

剛進城隍廟,我們就發現這裏與別的寺廟不同:裏麵全是賣東西的商店,有賣紀念品的,有賣上海特產的,有賣玩具的,還有賣特色工藝品的等。爺爺給我們一百塊錢說:“你們用這錢去買自己喜歡的東西吧!”我們接過錢對爺爺說聲“謝謝”,就立刻去尋找自己喜歡的東西。我們看看這個也想要,那個也想買,不知從何下手,結果我們買了鑰匙扣、東方明珠的夜光燈和發光的空中陀螺。

離開購物點,我們來到了廟中燒香拜佛的地方,花了十元錢,買了一炷“全家福”祈求全家幸福安康。在廟裏我們還看到了十二生肖保護神,我找到屬虎的保護神,爺爺指著那些圖像給我講了關於它們的故事,我深深地感到了祖國“佛文化”的博大。我似乎也懂得了上海導遊說的那句話的意思了。

當我們離開城隍廟時已經是下午兩點了,但我們的遊性仍然很高。後來幾天,我們去了外灘,欣賞了各國的建築;遊了水族館和科技館,學到了不少的知識;玩了東方綠洲,享受了“水狂歡”帶來的快樂;爬上東方明珠,觀賞了上海全城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