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這巨漢本是菩薩坐下蓮台,乃是天外隕石之身,菩薩在山上的小廟外講道說法,這蓮台便有了機緣,日夜聽聞菩薩說法,開了靈智,後來菩薩離去,卻並未帶走這蓮台,他服食日月精華,終有一日修練為妖,在這山野四處遊蕩。
但是,卻不懂得化形之法,直至今日,感應到菩薩傳承再現,順著感應與指引,前來拜見元頌,得元頌相助,才得以化形。
而這些畫麵中的信息卻是有一個共同之處,就是這石怪要麼是在聽經,要麼是在念經。
或許這就是元頌能感應到石怪來曆的原因。
知道了石怪的來曆,元頌也放下心,不用過於擔心自己的安全了。
"求小老爺賜名",石怪發出憨悶的聲音。
這石怪所化形而成的巨漢,撲通一下,跪在元頌麵前。
看著石怪那比自己的腦袋還大的拳頭,元頌開口:“你曾在大菩薩座下聞法,今日相遇也是緣法所致,昔日佛座下有金剛護法,有大神力,能摧破一切邪魔,框扶正法,今日賜你法號“佛奴”,願你唯佛是從,踏破一切煩惱海。
石怪又是撲通一聲,磕了個大頭:“謝小老爺賜名,懇求小老爺恩準小妖追隨左右,為小老爺座下護法衛道。”
元頌知道這是石怪感恩,想要報答化形之恩,再者,元頌乃是大菩薩傳承,跟隨著他,這石怪成道的機緣可就多了。
但元頌也不介意,說起來,這石怪曾在大菩薩座下聽法,與元頌算的上同處一源,如今又對石怪有化形之恩,即是有緣。
更何況,元頌初來乍到,對這方天地還不了解,也需要有人介紹情況,免得自己摸索,若是不小心觸碰了什麼禁忌,落得個身死道消,可就白瞎了一場機緣。
元頌:“也罷,你既然曾經在菩薩座下聞法,如今又有此緣,我便應了你。”
“謝小老爺!”石怪咣當、咣當、咣當,又磕了三個大頭。
言罷起身,拿起兩個巨錘站在元頌身側,為元頌護法。
元頌想了一下,問:“你在菩薩坐下聽法,有多久,從菩薩離開此界,距今又有多久?這方天地有何玄妙,菩薩又為何離開?”
佛奴:“小妖自開了靈智,在菩薩坐下聽法三十六個春秋,距離菩薩離開此界,已經有五百個春秋了。”
“這麼久,你還不能化形?”元頌有些疑惑。
佛奴:“小妖本體是天外隕石,被菩薩以神力煉化為蓮台,倘若是按修行人的劃分法,算是精怪,與那些妖不同,石頭本沒有智慧,隻有一點靈性,不隻是化形,就算是開了靈智,都非大機緣不可。”
“這靈智乃是菩薩點化,如今也是遇到了小老爺,才得最終化形。”
“小妖曾聽說這方天地有佛陀降世、太上講道,但後來都相繼離開,至於菩薩,在離開之前曾說過,祂要前往彼界,需求成佛的機緣。”
“彼界。怎樣才能去往彼界呢。”元頌抬頭望向天際,湛藍的天穹上,那裏有一片潔白的雲朵,在他來的地方,這已經是美景難得。
佛奴並沒有感覺到什麼,“據說,成就羅漢果位,就可以受到佛國的接引,根據自己的信願,前往特定佛國。”
“如果,成就菩薩果位,更是可以隨意遊曆十方國度,自在無礙。”
菩薩隨意樂而自在遊戲諸佛國土,倘若自己也有一天成就菩薩果位,也許可以返回曾經的世界。
按照佛經裏的地理劃分,地球屬於南蟾部州,娑婆世界,懷遺憾之有情眾生所居,常沉淪於苦海。
那麼,返回那樣的世界做什麼呢?
此世有天仙講道,菩薩傳法,若不能證得超脫,豈非妄廢機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