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離開的這段時間,你一定要把這些事情盯緊了,但無論如何也不能采取極端手段,也不能打法律的擦邊球。”
記憶中股市上最大的一次機會即將到來,肖樂早已經辦好了簽證,準備到美國去。
“跟了你這麼久,你的辦事思路我很清楚。”詹雲翔說道。“放心吧,不會有問題的。”
“我不知道要在美國待多久。”肖樂搖了搖頭,他總是有點心緒不寧。“有什麼大事就找趙凱,或者是打電話給我,我雖然不在國內,但有些事情還是能通過電話做的。”
“我知道。”詹雲翔點點頭。“你不是還有好幾天才走嗎?何必這麼焦慮?”
肖樂苦笑了一下。
這或許是他重生以來最難以抉擇,也最難以判斷的事情。
釘子戶,這或許是所有做房地產的商人永遠也沒有辦法回避,永遠也不得不麵對的問題。
前世記憶中征地賠償和釘子戶一直都是社會的熱點問題,所有人都對這樣的事情有著不同的看法。
但在網絡上,幾乎是一邊倒地偏向釘子戶一邊,認為他們這是在行使自己的權力。
每次有釘子戶做出過激的事情來,總有一大堆人出來加油鼓勁,稱他們為“烈士”,聲稱這是華夏民眾保護自己私有財產的壯烈舉動,是一種社會的進步。
但在肖樂看來,事情永遠都不是這麼非黑即白那麼簡單。
每個人的天性都是追求更大的利益,成為一個企業的所有者之後,肖樂的本性和責任也在驅使他去為自己的企業謀取更多的利益。
所以他完全可以理解釘子戶的作為,所有人都不過是在用自己手裏的全部資源去為自己和家人爭取最大的利益而已。
但世界上的任何事情,必然有著受益和受損的兩方,所謂的共贏,雙贏多贏,不過是一種相對公平的分蛋糕模式,總有人會在這個過程中受損。
站在政府的角度,一座城市不可能不發展,一片片的舊城區不可能讓它們永遠在那裏影響市容,老百姓也不可能容忍它們永遠在那裏杵著影響出行等等。
城市受益了,來來往往的百姓受益了,開發商和政府受益了,原先在這片土地上居住的人和最終的消費者卻往往成為受損的一方。
但被拆遷方和消費者之間的利益又是完全對立的。
被拆遷方獲得的受益越高,消費者所付出的房款也必然越高,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係,卻會必然導致這種結果。
這麼多人之間的利益該怎麼分配?
正是因為沒有一個固定的,並且為大家所接受的標準和準繩,才導致了這麼多的爭議,這麼多的分歧,並且產生了這麼多的悲劇。
有些人認為這是公民的合法權利,哪怕是他開出一個天價,也隻能按照商業規則來辦,否則就是侵犯了公民的財產權。
但也有人認為不恰當的開價實際上是一種惡意的要挾,對於一個投資數億甚至數十億的項目來說,每耽誤一天所產生的費用都是天價,而釘子戶正是看中了這一點而以此要挾開發商接受不平等的條件。
很多開發商最終就範了,與工期拖延而造成的損失相比,付給釘子戶的額外的資金根本就不算什麼。但他們卻沒有想到,這是對一開始支持和配合他們工作的住戶的一種極大的損傷和對於社會誠信的一種破壞。
老老實實配合的隻能拿到頑抗到底的三分之二,甚至是一半的賠償款,這幾乎就是在變相地告訴那些遵守規則的人:你們都是傻瓜!誰讓你們不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