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這些年(2 / 2)

這一年,武氏因告密之事,殺南安王李穎等宗室十二人,又鞭殺故太子李賢的兩個兒子。宰相裴炎上書禁言不可,禦史崔詧當即站出彈劾之,稱其有異心,武三思亦是如此。兵部尚書裴進當即發飆,直接上演了一場全武行。

論噴人的本事,裴進或許不是禦史台,武三思這些人的對手,可是論到武力就差的太遠,裴進雖然算不得高手,但是畢竟是在軍中待過了一陣子,平時又經常下苦功鍛煉的人,見人這麼說自家大哥,性子怎麼可能忍耐得住?

裴進又是掄手,又是踹腳的,轉眼間就倒了一地的禦史,朝堂一時間亂作一團。武三思等人一邊亂跑一邊淒厲的喊救命,但裴進似乎就認定了他,一拳就擂在了他的後背,見他倒地後,狠狠的補了一腳,就繼續去追殺其他人了。

武氏反應過來時,朝堂已經失去了控製,她哪裏見過這種場麵,這要擱在太宗在時,她隻怕會習以為常。那些朝堂名將老臣哪一不是說不過了就動手,太宗除了黑著一張臉勸阻,有時還親自下場和他們一起動手開打。這不,真到了自己身上,武氏發現自己的掌控力還是差了一籌,她臉色發青勸阻後,直接就把裴進丟到了大理寺裏,至於宰相裴炎,她哪裏還管得著,沒心思了。

這一年,兵部尚書裴進被罷官,告老幽州。因朝堂一事,他再一次進入世人眼中,在武家人如日中天無人敢惹的時候,他竟然還能活著從來俊臣等人掌控下的大理寺出來,簡直不可思議。

垂拱四年八月,琅邪王李衝於博州舉兵,越王李貞於豫州起兵,兩者相呼應,以還政於李氏王朝之名,直接掀起了差一點席卷北方大地的勤王戰爭。武氏分遣丘神勣、魏崇裕擊之,又令武三思監軍。不消一月之功,竟然被擊的連連後退,勤王大軍直逼洛陽。與此同時,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等人也蠢蠢欲動。

危急時刻,前兵部尚書裴進臨危受命,統領諸軍。

僅七日,琅琊王李衝、越王李貞等人兵敗自殺。至於韓王李元嘉、魯王李靈夔、黃國公李撰等人,則被武氏斥之,暫無大事。

而人之能力高低,一場戰爭下來,立見分明。

裴進之名,自此天下無人不知,無人不曉,直追大唐軍神李靖。

天授元年,武氏宣布改唐為周,自立為帝,定洛陽為都。

載初二年七月,佛教法明等人直言,說武氏是彌勒佛化身下凡,應作為天下主人,佛教因此大興。九月,侍禦史傅遊藝率關中百姓九百人上表,請改國號為周,賜皇帝姓武。於是百官及帝室宗戚、百姓、四夷酋長、沙門、道士共六萬餘人,亦上表請改國號。武後準所請,改唐為周,改元天授,武周王朝立。但考慮到李氏眾人影響,仍以李旦為皇嗣,卻賜姓武氏。又厚待武三思等人。

長壽元年九月,兵部尚書裴進親征西北,僅一月,便大敗吐善,收複龜茲、疏勒、於闐、碎葉安西四鎮,設安西都護府於龜茲,後與突厥大軍交鋒於西域荒漠,十日不到,便大敗突厥,其威橫掃西域三十六國,在其威下,莫不膽戰心驚,低著頭做人。

長壽二年正月,武氏聽梁王武三思,魏王武承嗣等人讒言,殺皇嗣李旦妃子劉氏,德妃竇氏,在宰相裴炎,兵部尚書裴進等一敢朝廷重臣護佑下,這才得以保下性命,卻也被降為郡王。

長壽三年,武三思率四夷首領打算以銅鐵鑄天樞,立於端門外,以歌頌武氏之功,卻因耗費銅鐵巨大,竟鬧出國內‘錢荒’一事,被宰相裴炎等人當麵訓斥。武氏迫於壓力之下,隻能作廢。

也就在這一年,遠在幽州的杜衡,終於踏出了幽州地界,出發河南。

轟!

在這星星點綴的夜裏,少林寺的夜空,突然想起了一個霹靂。隻有在這裏,我們才能見到那個以一己之力攪動天下風雲,堅強到令人沉默的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