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白先生策馬出城,向西北而去,我們要去找一個人,確切的說不是一個人,而是一個真正的妖。為的是匿去我身上的妖氣。
這個妖先生叫做金鵬大王。從名字就可以猜出他是禽鳥所化,當然不是佛祖身邊那隻大鵬鳥,那是上界神佛,我高攀不起。這個金鵬大王有兩百多年的修為,除去化形的時間,大概成人一百幾十年。若依現在的玄怪小說來看,這還是個小妖,但實情卻是,他已是方圓幾百裏內修為較高的妖了。這妖怪有一能力,能隱匿自身的妖氣,這個能力很有用,可以避開很多捉妖人和捉妖道士。捉妖人自古就有之,是一種職業,一種謀生手段,也是一種天職,並非任何人都可以成為捉妖人,天賦是首要條件,天賦包括體質、意誌、品格、靈力甚至是血緣繼承,另外一點就是有地域限製,一般的捉妖人不會在經常在城市裏出現,因為城市裏為害的妖怪相對較少,城市中也不利於妖的修煉。通常在一些偏僻山林裏,農村郊野中才會出現害人的妖。當然,這麼講並非絕對,隻是通常是這樣的。捉妖道士和捉妖人不太一樣,因為捉妖人天生就是為了捉妖,是一種傳承,而捉妖道士更像是一種兼職,或者說半路出家的活。無論是捉妖人還是捉妖道士,通常來說都是收人錢財就替人消災,那種吃飽飯就提劍出門找妖怪砍幾刀的故事純粹是無中生有,正義感再強也不帶這麼玩的。一般都是哪家哪戶出現了奇怪的事,就去找相熟的神婆,普通人都是妖魔鬼怪不分的,神婆解決不了的話或許會介紹其他風水師堪輿師相師給你,要是神婆比較專業些,認識一個半個捉妖人,那麼你才有機會遇到。捉妖人雖少,門派不少,這也是應了現實的需要,因為妖怪種類也不少,地域特征也明顯。
總之金鵬大王可以隱匿自身妖氣,占得一山,收了不少嘍囉,也是過的自在逍遙。
我:“那白先生怎麼知道他是妖?”
秋叔:“你猜。”
我:“白先生神通廣大?”
秋叔聳聳肩。
我:“該不是....”
秋叔:“很好,你又猜對了。”
我:“秋叔,您真會讀心術?!”
金鵬大王的寨子在潁州以東,一座叫丘原山的地方。丘原山高三百餘丈,東西各有溪水流過,山的東麵是寨子,西麵是一座叫高雲禪林的寺廟。
金鵬大王的寨子很簡單,沒有一點山大王的氣息,我們見到他時他正在院子裏澆著花,大王花白頭發,雙眼蕭殺淩厲卻又帶著溫和,隱隱的確有一股怪異的氣息。
白先生好像和他是舊識,並沒有多少客套話,寒暄幾句就直入主題,把我們最近所曆之事講了一遍。聽完以後金鵬大王很好奇的看著我,踱了半天,才說了一句話,“白君,世間有你這等修為的人怕是不多吧,這小子味道這麼淡,又能有幾人聞出?”
“山外有山,正是如此我才特來請教。”
“除妖氣之法有三,一吃人肉,吸人血,啃人骨,直到你的身體充滿人的騷氣;二吃仙草,吸靈氣,直到與自然融為一體,三是找個福地仙洞,遠遁塵世,專心修煉,看看能否早日成仙。”
“鵬兄你用的是那一法?”
“白君是我救命恩人,我不敢相瞞,這三種我都曾經試過,惹下的天譴不在少數,但第二和第三種成效太慢,不是應急之法,況且仙草靈氣百年千年一出,要碰上也實屬不易,至於修仙那又是另一難事了,這個不說白君也明白。”
“這位兄弟沒有妖體,用第一法成效不大,他的妖氣主要來源於他的魂魄,這個我也沒法。”
“他師傅定然知道方法,隻是這一來一回,又得花上很多時日了。”白先生歎息道。
“其實還有一法,倘若有大金剛圈,也可以匿住妖氣,隻是大金剛圈是不世出的法器,加上使用者和驅動者得同在圈內才會起作用,我從沒聽過高僧大德會和妖怪在一起,所以這個也不可行。”金鵬大王說道。
“恕我直言,如果為難你們的是捉妖人,那這個對手絕對的不一般,兩位還得小心謹慎才是。”
“今天多有打擾,我們不敢久留,就此告別。”
金鵬大王沒有解決之法,離開寨子之後我們沒有下山,而是往西來到那座叫高雲禪林的寺廟。
寺廟很舊很舊,山門裂了一道道,廟裏隻住了一個年輕和尚和一個老和尚,說實話要是正常人知道有妖怪就住在東邊,都不太敢住在西邊。估計出家人膽子大吧,金鵬大王也說了,他是吃人肉的,這兩個和尚一定很難吃,才能苟活到現在。白先生不知道去那裏幹嘛,他沒告訴我,隻是一個勁的叫我快些走。師傅曾說我天生佛性較好,所以佛家物事我都不會覺得厭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