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番外(1 / 3)

傳奇的故事,總有一個傳奇的人物,蘇凝的故事既不傳奇,也沒有什麼傳奇的人參與,有那麼一個,也隻能是她的母親,她叫顧茉莉。

童年對於蘇凝的記憶,如今隻剩下母親與父親死訊傳回來的那一日,天地變色。年紀幼小的蘇凝也知道,一切都會不一樣了。別人的致詞上,總說母親與父親一生相敬如賓。死同穴,大致算得上是情真意切的模範夫妻,外人卻不知道,因為他在外偷吃,被母親發現,他便帶她出門散心。

其實蘇凝現在也不太記得母親的樣子了,照片裏的她,永遠停在她三十六歲那一年,青春貌美。人如其名,她一生都想做茉莉花,人人愛慕,得人照顧,可是所嫁非人。她將蘇凝培養於溫室,將自己沒有得到過的溫柔對待全賦予她,隻是她沒有料到,生命於雪崩中埋葬,蘇凝還未長大,她先撒手人寰。

於是,溫室裏,蓋在蘇凝頭頂上那片天被人揭開。也有親戚願意收養蘇凝,眾多的人中,蘇凝隻願意去溫家。因為溫媽媽哭得最讓蘇凝悲慟;因為溫家哥哥,一直牽著蘇凝的手。從前母親與溫伯母的下午茶時,蘇凝見過哥哥幾次,但他是男生,她是女生。蘇凝雖不大,但母親總是要求她做淑女,所以,他的多動症,曾讓蘇凝印象生刻。

蘇凝去溫家的時候,不過幾歲,但已知事。溫家馨比蘇凝還小,第一天晚上,她哭鬧了一夜,大約是覺得,以後會有人來跟她搶媽媽。所以,溫至臻對蘇凝總是格外照顧。

從六歲到十六歲,事無巨細,蘇凝越是忍讓,他越是百般照顧,簡直挑不出什麼毛病。

即使這樣,蘇凝還是對他發了脾氣。十六歲的那一年,同班有個男生送她回家,被他撞見。晚上,他來蘇凝的房間說教,平常兩三句也就算了,她也知他為她好。可是那晚,他絮絮叨叨。蘇凝最後終於忍不住,不耐煩地頂了他一句,你又不是我的哥哥,管我幹什麼。

其實她說出口就後悔了。他愣愣地看著她,一時不知道該接什麼話。其實溫家的人對蘇凝一直是很好的,可是他們不了解一個孤女住在別人家的心思。即使錦衣玉食,總也覺得不安全,是有寄人籬下的悲淒感。

自從那天晚上之後,溫至臻好幾天沒有理她,樓梯上遇見時,蘇凝也想跟他解釋,隻是他默默地走過去。其實他說的話也是對的,那個男生不見得是真心對她,同桌告訴蘇凝,隔避六班的班花,約了他見麵。但蘇凝並不惱,她也隻是貪他一時快樂,因為他哄她的時候,仿佛她是天下最珍貴的那一個人。

茉莉嬌貴畏寒、畏旱,不耐風霜,最易折斷。倘若母親還在世,也許蘇凝會完全不一樣,但是如今,蘇凝住在溫家,她想要很多、很多的愛,但是她卻不敢向人要太多、太多的愛。

蘇凝說這句話的時候,被溫至臻聽到了,因為那一天下了很大的雨,她忘記拿傘,他來給她送傘。七月是母親的祭日,細雨斜風,就是墓園,在她母親的麵前,他對她說:“蘇蘇,我會給你很多很多的愛。”風雨大作,蘇凝的臉上滿是水,但她隻是麵無表情地看著他,不想心思被他窺伺一二。

蘇凝繼承了母親的一些脾氣,例如,多疑與傲慢,裝作毫不在乎。蘇凝問他:“全心全意,沒有半點回報之心?”他點頭,說:“全心全意,不求回報。”蘇凝相信他說的話。

愛,慢慢萌芽,無需他來灌溉,也會盛放。可是年幼的愛,有時又那麼幼稚可笑。有很多次,蘇凝試探著他的底線。不知何時開始,她喜歡他對自己的說教,那焦急神情,仿佛她十分嬌氣,分辨不出好壞,必須有他在身邊,時時提點著她。她就帶各式各樣的男朋友回家,聽他責難,一開始他會罵她幾句,但是後來,全無責備,一直默許。原來,他對她隻有兄妹之情。果真,全心全意,不求回報。

母親離世之後,溫伯母怕蘇凝傷心,連盆栽的茉莉統統換掉。蘇凝這一生隻種過一次茉莉,是在生日的時候,溫至臻送給她的,開過一季花,再無花苞。母親說,茉莉嬌氣,換盆摘葉,若養得好,一年三花,養不好,隻得一季的花,第二年,根莖會發灰,再來,就是了無生機。這麼麻煩,除了花匠,誰會願意日日澆灌。蘇凝脾氣不好,蘇凝想溫至臻也不見得有耐心愛上她,一切也許隻是她的癡心妄想。

她想要很多很多的愛,可是連那個說“全心全意,不求回報”的人,也不能給她想要的愛。

蘇凝漸漸地疏遠了他,她結交各種各樣的朋友,誓要把心底空缺補。溫伯母雖然生氣,可不見得能阻止她,她便叫溫至臻來勸她,可是蘇凝最不願麵對的人就是他。

蘇凝還記得那晚滿天繁星,就在她臥室的陽台上,他和她聊了很多話題。她才知道,平常按部就班的哥哥,原來還有不為人所知的另一麵,風趣幽默。他那時正計劃去國外讀書,人生仿佛盡在他的掌握之中。後來,他問蘇凝,喜歡什麼樣的人。蘇凝想,終於說到正題,蘇凝反問他:“你呢?”不等他回答,她補上一句,“像我這樣的?”調侃的語氣,仿佛玩笑,她怕太認真,他會轉身離她而去。隻是試探,盡是試探。原來朋友再多,卻隻有他,隻有他拿著那拚圖,心上缺失的最後一張拚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