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09) 老宅暗道(3 / 3)

原因很簡單,就因為這盒子炮,即便在當時的軍隊中也是稀罕物,一般都是一支部隊中的重要人物才可能配給,如今卻出現在這具骸骨手邊,那這骸骨便不太可能是小兵甲乙丙丁。盒子炮本身便是一種榮譽,一種戰功和威望的證明,可惜如今卻已蒙塵,早已鏽跡斑斑了。

在兩人衣兜裏又掏摸了一會,摸出幾塊“袁大頭”外,別無他物。

靈光一閃,曾世澤盯上了落在腳骨邊的鞋子上。

幾十年的歲月洗禮,鞋子的布料已經開始碳化,變得幹脆了,不消太多的力氣,便能撕裂開來。曾世澤之所以想細查鞋子,是突然想起電視劇的情節,很多抗日劇中,許多的地下工作者會在鞋子上作文章,用鞋子傳遞一些信息。

可曾世澤很快便失望了,反複查看揉捏,沒發現什麼有意義的線索,也沒有夾帶任何物什,便隨意地放在一邊,繼續研究起那骸骨。

一直在一旁不聲不響的葉璿,這時卻突然有了動作,拾起曾世澤放到一邊的鞋子,也認真地查看起來。這一看,還真讓她發現了些東西。

“你看!”葉璿將布鞋伸到曾世澤的眼前,卻是被翻轉過來的鞋背內麵,緊貼腳背的一側,白底的布麵上,赫然是紅線繡出的幾個字體。

“鄧元貞!”曾世澤驚呼出聲,這鄧元貞可不是一般人物。

史料記載,當年鄧本殷將軍上海詐死後,過了十年的隱居生活,後因難忍日寇侵華的種種暴行,毅然重出江湖,組建了江浙抗日遊擊隊,活躍在江浙一帶,抗擊日偽,懲除漢奸,打得日寇偽軍聞風喪膽,為抗日大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而這鄧元貞,是鄧本殷的親侄子,本身英勇戰善戰不說,更是足智多謀,是鄧本殷的左膀右臂,同時也是江浙遊擊隊的中堅力量,的確是一員難得的悍將。可惜的是,1939年某一次與日軍的遭遇戰中,不幸犧牲,時年方19歲,可謂是天妒英才。

可是那位傳說中埋骨雁蕩山的不幸英才,又怎會出現在這老宅的地道中呢?難不成鄧家有兩個同名的“元貞”?或者是這一位穿錯了鞋子?

這顯然是不成立的,一個家族同時存世的親屬中,不可能也不允許出現重名的現象,而所配武器也說明了,此鄧元貞就是本該埋骨雁蕩山的鄧元貞!

那麼,這事情便不難理解來。

第一種可能,鄧本殷預先獲知日軍將進攻防城老宅,故而利用一次遭遇戰的機會,讓鄧元貞“死”了一回,暗中卻將其派回防城老家,擔負起抗擊日寇守衛家園的責任;鄧元貞也按其囑托,回到老宅,組織力量抵抗,但終因力量差距懸殊,不敵而不幸身殞。

第二種可能,鄧元貞在遭遇戰中,負使命潛移,卻被日軍查覺,因此追蹤而至,最後戰死故宅。如果這般,那日軍進攻鄧家老宅之事便順理成章了,隻是不知道鄧元貞背負的使命或者說日軍苦追不舍的東西又是什麼?日軍為什麼沒有進一步搜尋?

曾世澤更傾向於第二種可能,因為他自始至終不都相信日軍攻打鄧家老宅隻為尋仇的說法,因此,他看向鄧元貞骸骨的目光中便多了幾分熱切。

終於,解開鄧元貞胸前衣襟之後,又有了新的發現:泛白的頸骨上,套著一圈烏漆的掛繩,下端綴著亮銀包邊的掛飾,烏沉沉地泛著幽光。

拿到手心細看,曾世澤當下便幾乎肯定,這便是周通海苦尋不止,也是他們一行人此行的目的——烏玉項鏈!繩圈應該是牛筋編製而成,而掛飾主要成份是兩指寬的一截烏玉,色澤青黑,呈同心環狀,外沿雕著一條栩栩如生的龍,須鱗爪目靈動細膩,襯以內側的雲紋,一條翱翔九天的青龍便躍然而出。

但似乎並不是整件,兩邊扇麵斷口雖然平整光滑,但總給人一種意猶未盡的感覺,或許另有接合的部件也未可知。

曾世澤看了一眼葉璿,便把項鏈接到自己的脖子上,這烏玉返陽後的養護,他雖然知道的不多,但用人體溫潤滋養總不會錯,更何況烏玉本身驅陰避邪,也不必忌諱什麼。到了現在,如果他還看不出這項鏈關係甚大,那他就是徹頭徹尾的傻子了。

鄧元貞除了幾塊銀元和這項鏈之外,再無長物。人的本性是貴重物品隨身攜帶,而不是隨意地埋藏在路邊的某個角落裏;日軍從江浙雁蕩山追到這裏,一路緊咬不放;周通海苦苦追尋,尋找各種借口設法掩蓋。這諸多事實都說明了一個共同的道理——這玩意兒它不一般!這玩意兒重要!

重要在那兒呢?曾世澤的目光,再一次盯向那個落滿了曆史塵埃的通道,或許,那裏麵就有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