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媚的燈下,唐逸、唐婉兩兄妹的嬉笑打鬧,兩人的咯咯笑聲,傳遍房子的每一個角落;譚老、唐老兩人也放下了往日的恩怨,輕聲說笑,逗樂著小丫頭林瑜,和鄭誌尚說說話;廚房裏譚琳阿姨、李阿婆、譚阿婆、劉敏阿姨四人,正準備著晚餐,菜香飄逸,時不時傳出幾人笑語。
溫馨和睦的氣氛環繞充盈著整棟房子。處處洋溢著幸福、歡聚,其樂融融的大家庭生活。時隔二十多日,也隻是第二次,進入譚老家中,鄭誌尚心裏反而沒有上次那般的拘謹。
就連以前對譚老打心底,莫名其妙的的害怕,在這一刻,也消失無影無蹤。心裏反而趕到輕鬆、溫馨、愜意。靜靜聆聽著兩個老頭,緬懷過去,回憶過往崢嶸歲月,也是一件極為愉悅身心之事。
一大家子,其樂融融的圍著一張圓桌吃飯。即使沒有山珍海味,隻是粗茶淡飯,也食之如甘。也是鄭誌尚前世,便時常做夢,夢到的事情,也曾希望自己能在爺爺、奶奶膝下承歡,聽著他們的故事。
隻是不論前世還是今生,鄭誌尚都沒能實現。前世隻是一個連自己姓什麼、名什麼都不知道孤兒,今生雖然也有過幾次和爺爺、奶奶、幾個叔叔、阿爸、阿媽,一大家子圍著一張桌子,吃飯的經曆。
不過那場麵,卻絲毫麼有一點大家庭的溫馨與溫暖。趾高氣揚,看阿爸、阿媽、鄭誌尚怎麼都不順眼的奶,總沒一個好臉色,時不時還嘟囔著嘴,板著一張臉,嗬斥一番阿爸、阿媽,或是鄭誌尚。
讓一大家子,吃起飯來的,都畏畏縮縮的,對於鄭誌尚來說,反倒更像是一種煎熬。更不要說能坐在爺爺、奶奶兩人身邊,聽他們講故事什麼的了,這事從來沒有過的事情。
這一世雖有一大家子人,卻和沒有一般,從未體會過一家子和和樂樂,相親相愛的氣氛。和和樂樂的隻有自己一小家三口。
“星星,在想什麼呢?”唐老看到鄭誌尚在失神發愣,臉色微微有些黯然,關切的問道:
“沒什麼……離開廈門太久了,有些想念黃阿婆……”鄭誌尚燦燦的撓了撓頭,打馬哈說道:
心裏也知道,自己這點小心思,根本無法瞞住這兩個老人精,不過好在,這時,譚老,也沒有追問鄭誌尚的意思,笑罵道:“我看你想著你那兩家快餐店才是?丫丫的病好了,就多一分鍾,都不想呆了。”
對於譚老的好意,鄭誌尚心裏也十分感激,配合的尷尬的燦燦笑著,又撓了撓腦袋。
經過二十多天的治療,小丫頭林瑜總算是康複,並在今天上午出了院。原本鄭誌尚是想林瑜一康複,便帶她回廈門,畢竟離開廈門也二十多天,心裏不僅想念黃阿婆,畢竟她一個孤老,獨自在家裏的。
因為聯係不方便的,在北京這麼久,也隻和王幺妹電話聯係過一次,自己不在廈門,把店裏的事情,完全交給三人,還是有不少的問題,趁著老板不在,偷偷懶什麼的,都不是什麼大事。
最然鄭誌尚不放心的是,店裏居然有幾個負責采購的員工,趁著自己不在,居然貪起店裏采購單那點小便宜來,又一次居然還采購回死豬肉什麼的。
幸好下麵的兩個副店長,還很負責,每天都有對廚房進行檢查的習慣,才沒造成什麼後果。若是這讓這些死豬肉上了客人的餐桌,鄭誌尚真不敢想象,一家快餐,會怎麼樣?
隻是從北京給廈門打一次電話雖然容易,不過想要聯係上王幺妹,卻是很難,隻能打給中醫院,讓鍾金針大夫幫忙,和王幺妹說一聲,約好個時間,自己在打過去。
七拐八拐的,麻煩的很,浪費時間和金錢,極為不方便。王幺妹有什麼事,要和自己商量,也十分不方便,不能處理的隻能暫時放下,等鄭誌尚回來在做決定,這也讓王幺妹、陳曉楠、洪愛月三人的工作效率不高,更帶來不小的麻煩。
店裏裝一部電話,鄭誌尚也不是沒想過,隻是這個時候,安裝一部電話貴就不說了,關鍵,鄭誌尚也不知道去哪裏登記,安裝一部電話。
雖然心急著回廈門去,不過譚老、唐老等人都說要給丫丫辦個家宴,一是慶祝她康複出院,二是慶祝譚琳阿姨收了她做幹女兒。加之丫丫才康複。從醫院出來,就立馬舟車勞頓的長途跋涉,趕回去廈門,鄭誌尚心裏也有些擔心,小丫頭的身體會受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