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反思羅京病逝,要汲取沉痛的教訓(1 / 1)

羅京患病後,由於他的影響力與地位,分別在國內三家著名的醫院治療,即北京腫瘤醫院、北大醫院與307醫院,也就是說最少有幾十名國內頂尖權威專家為其診斷,除沿用中國當前主流的放化療外,羅京還進行了造血幹細胞移植。

許多羅京的朋友,都反複說羅京未住院前,在足球場上體力充沛。不到一年的時間,羅京就離開了,羅京的頭發掉光了,這是放化療的必然結果。

假如,羅京是普通老百姓,現在,羅京還活著。

媒體現在說:羅京很樂觀。

現在有一個疑問:為什麼那麼多的專家沒有事先提示羅京及家人,羅京會因為“心衰”去世,羅京為何會“心衰”?這才是問題的關鍵。

當然了,他們永遠不會公布羅京的診治病曆。

我們隻能從羅京去世這件事情上反思。

我將媒體的相關報道摘要一下,就能發現羅京的治療過程中,方案眾多,也就是老百姓說的“有病亂投醫”,不同的專家提出不同的診斷方案,進而將羅京推向了生命的倒計時。

以下是媒體的報道:

羅京爽快承認自己的確患病,並已向央視請假3個月進行治療,語氣非常輕鬆。他還表示希望通過媒體向關心他的觀眾表示感謝,並透露自己最快休息兩個月,就會重返《新聞聯播》,豈料這一離開,竟成永別。

不過,羅京發現病情較早,又積極接受治療,病情曾經一度緩解,淋巴瘤細胞消失。去年9月他接受記者采訪時,就曾透露自己已經出院在家休息,而且表示並沒感到病情有多嚴重。

今年2月7日,羅京轉移到了307醫院,在相關專家參與會診後,羅京於2月9日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1個月後,羅京在身體複查時發現,淋巴結淋巴瘤細胞消失,病情緩解。隨後,羅京進行了口腔潰瘍等並發症的治療,病情相對穩定。

5月29日,羅京在醫院度過了自己48歲的生日,當時他的精神狀況還非常好,與在場的主治醫生、家人和同事愉快地聊了1個小時。但是6月1日,他的綜合並發症突然暴發。6月4日下午2點,全國專家對其進行會診。下午4點左右,他出現心衰,雖然已進行了搶救,病情也逐漸平穩,但昨日早上仍不幸去世。在昨日的臨時發布會上,郎永淳非常痛心地轉述央視播音組組長的話,“羅京是一個能打硬仗的同誌,隻要有重活兒,他會在最快的時間趕到工作崗位。平常人一次兩次容易,他一幹就是25年。”在他的眼裏,羅京在工作中的業務水平、態度、和人相處的能力等等,各方麵都起到了表率作用。

病情回放

●2008年奧運會前夕檢查出淋巴腫瘤,隨後在北京腫瘤醫院接受治療

●2008年8月31日,錄完最後一期新聞聯播

●2008年9月11日,承認需要動手術治療

●2009年2月7日,轉移到307醫院

●2009年2月9日,成功進行造血幹細胞移植

●2009年6月1日,病情突然惡化

●2009年6月4日,下午出現心髒衰竭

●2009年6月5日早上7:05不幸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