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
北五環外。
索家村。
索家村,以前叫索家墳村,後省略一個“墳”字。
2004年底,湖北黃姓的一個商人,將租賃的土地圍起來,蓋了簡陋倉庫式的房子,經高人指點,自稱為“北京國際藝術營”。藝術家聞訊後聚集在此,著名藝術家尚揚、隋建國等人都曾在此創作,或親授弟子,一時紅透中國。後因與鄉政府城管部分發生爭議,被法院判決拆除。
2005年11月18日,法院與城管部門動用了法警、警察與民工拆除了E排,藝術家紛紛落荒而逃,當時,我也在現場。
半年後,被拆除的部分又恢複了,許多藝術家又湧了進來。
這次以“80後”藝術青年為主力,各自占有地盤,索家村藝術營裏篝火晚會與燒烤的膻味,混雜在一起,然而還未到10月,又傳來拆除的消息,眾多藝術家,再次潛逃他鄉。
因這兩次拆除風波的影響,凡是留下的藝術家均免交部分房租,對我而言,總共免交18個月的房租。
2007年,索家村藝術營實在太火了,工作室無一間閑置,來自全國各地的藝術家,在798看到自己的未來,北京到處都在建藝術區、藝術城、藝術院子,大到亞洲最大的一號地,小到一個原先的垃圾場收拾一下,也掛上一個“藝術部落”的牌子。
2008年下半年開始,院子裏開始冷清,到了年底,陸續有許多藝術家撤離。
展覽,越來越少,前幾天,藝術家林海東告訴我在羅馬湖附近又建了一個藝術家的院子,每天每平方米2角。
我是走不了,我的房子裝修得不錯,即使有人願意接手,我也舍不得,每年不到3萬元的房租,讓我在這麼大的空間裏遊蕩。如果我願意,可以在房子裏打籃球,但我的鄰居還是走了一些,前腳走後腳又來了一些,空置的房子明顯多了起來。
2009年3月24日晚,我從家鄉回來,發現老九工作室二樓陽台上有一個雕塑,我爬上了曾經的老九家陽台上,在朋友們的幫助下,將老九的這件作品搬了下來。
老九,當年風風火火從美國跑回來,那個架勢足以鎮住院子裏的所有藝術家,雇傭了一個班子創作、生產、複製,如同一個作坊流程那樣。
轉眼,我來索家村第四年了,來去眾多藝術家,經常想起索家村裏發生的瑣碎細節,許多當下活躍的藝術家都曾在索家村生活過,每一個藝術家,無論來時或離去都在自己的生命中留下了記憶,而作為一個整體的北京國際藝術營,也因為藝術家的進駐與撤退,留下許多生活與創作的痕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