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盡可能生活規律化。但必須跨時區旅行、夜班工作、加班而不能如平時睡眠時,也不要自我緊張,要相信人體有充分的調解適應能力。有睡眠研究證實,單純連續不眠百餘小時後,僅需12~14小時睡眠就可恢複90%的腦力和體力。人腦會自動用增加睡眠深度的方式來彌補睡眠時間的減少。不過,經常地非規律化睡眠會破壞人體的睡眠補總調節功能,導致失眠。
第二,放棄流傳已久但並不正確的觀念,這些觀念常是不愉快主觀體驗的認知基礎。例如:①“每天必須睡8小時”,其實每個人對睡眠的需要是不一樣的。②“做夢說明睡眠不好”,其實人人夜夜都會做夢,但也沒有人徹夜連續不斷做夢,做夢多少不是診斷失眠的基本要素。③“睡眠不足立即損害身體”。其實隻要不是長久睡眠不足,危害並不如人們想象的那麼可怕。睡眠少的次日的頭昏、乏力、納差、便秘等症狀也可能是不良暗示和不良情緒的結果。④“數數字或聽單調的鍾搖聲可以加速入睡”。這不一定,而且常常增加焦慮,適得其反。⑤“早早上床,不要想任何事,就能睡著”。人隻要活著,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大腦不會停止工作。想叫自己什麼都不想,難免導致自己煩躁,因為大腦不能不想。早早上床睡不著,不如起來做一點其他的活動。⑥“先試著睡。睡不著時吃一片安眠藥,還睡不著再加大劑量”。大錯!如要用西藥治療,一定要在睡前按醫囑一次用足量。⑦“治失眠全憑睡前服一種好藥”。其實治失眠要全天化。
第三,全天化治療。①正確診治一切導致睡眠障礙的軀體與精神疾病。②以平常心態規律生活。越少關心睡眠,越少將白天心身感覺與失眠搭鉤,失眠治愈率愈高。③增加體力消耗,減少腦力活動,特別要化解各種心理壓力。④停用興奮性的物質,如煙、酒、茶、咖啡、可可及某些藥物。⑤適量吃易消化的食物和睡前飲熱牛奶。⑥臥室盡可能避免太亮、太吵、太冷、太熱、太潮、太燥。⑦基本定時上床,切忌過早,如有睡意,且已接近日常睡眠時間,則不必等待,立即臥床。⑧睡前1小時內不宜專心背誦老學問,也不宜學新知識,不宜進行令自己極感興趣的活動。⑨有性生活要求不要壓抑,順其自然,行房後入睡。⑩盡管避免半夜睡不著才加藥量,也不要輕易減藥量。得到一個合適藥量後要持續使用數周,然後緩慢減藥。具有抗焦慮和抗抑鬱功能的藥不僅僅睡前要服,白天也服用,效果更佳。睡前半小時熱水浴足浴身。
第四,中西醫結合治失眠效果明顯好於單用西藥。一些久服西藥的失眠患者施加針灸、推拿、中藥,都有令患者意想不到的收獲,甚至逐漸停用西藥,直至連中藥也停掉,完全康複。真正有效的失眠治療不僅在於中西醫結合,更在於全天治療。頑固失眠者應該接受住院治療,包括白天活動都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晚上治療才會有效。
第五,失眠是與個性有關的。預防失眠在於平時調整個性,即治失眠在今天,防失眠在終身。
第六,既然是終身問題,就和人的整體心理健康有關,也就不僅是個性問題,還和一個人的世界觀、價值觀有關。這就涉及信仰問題,那更非本文寥寥數語能講清的道理了。
“案例”趕走失眠關鍵在自己——經常睡不著覺怎麼辦
某邊防支隊陳參謀近段時間經常睡不著,一躺到床上就緊張,結果越緊張越睡不著,一些毫無意義的事情和想法總是在他腦子裏連續浮現,糾纏不休,並且夜間時常驚醒,而且醒了以後難以入睡。有時好不容易睡著了,卻已是天近拂曉。因此他常常是疲乏無力,整天迷迷糊糊,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明顯減退。
“分析與對策”
人之所以會失眠,是因為人的高級神經活動是在興奮和抑製交替過程中進行的。白天,人在工作時,大腦處於興奮狀態。到了夜晚,人休息了,大腦就轉入抑製狀態。在正常情況下,大腦具有自動調節興奮和抑製的功能,興奮到一定程度,就會自動出現抑製。但大腦自身的這種自動調節功能受到破壞時,比如大腦承受的負擔過重、大腦功能減弱、內分泌失調、長期的內心矛盾衝突等,都會嚴重削弱大腦自身的調節功能,導致興奮、抑製過程的失調。在這種情況下,大腦臨睡時仍然保持興奮,使人難以入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