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國國都,八月十八,乾坤殿。
趙國陛下趙鼎不斷翻閱著遞交上來的奏章,不禁橫眉倒豎,氣的扔掉手中的奏折,“兵部尚書何在?”趙鼎頗具威嚴道。
下麵文武百官盡皆低著頭,似在等候審判,頃刻,一位身著一品朝服的大臣從朝列中顫顫巍巍走出來,低著頭不敢直視龍顏。
“前方戰事如何?”趙鼎開門見山道。
“稟~陛下,前方~前方戰事~吃緊,我軍已丟三十座城池,損兵折將無數。”兵部尚書鼓起勇氣,終於把這句話說完,朝堂一片寧靜。
趙鼎雙眼微眯,“陳國什麼時候這麼厲害,以往都是我趙國鎮壓他們!”趙鼎喃喃道。
趙鼎眼神一凝“對方可有仙門參戰支持?”看向兵部尚書問道。
“稟陛下,敵國並無仙門參戰,隻是敵國主帥太過厲害,在敵國有神策將軍之稱,智勇雙全。”兵部尚書道。
“哦?那就有意思了,傳令,朕要禦駕親征,會會這把你們嚇破膽的神策將軍!”說完轉身離開朝堂,沒人敢勸諫,誰都不想觸這個黴頭。
陣前,中軍大帳,一位身披銀袍的老將彎著腰在向趙鼎訴說著什麼,趙鼎聽著微微點頭,“這侯君集看來還有些能耐,這次是遇到對手了。”趙鼎暗想。
陳國軍營,中軍大帳,“侯將軍,密探來報,趙國皇帝禦駕親征,目前已經到達帥帳。”一位白袍小將起身道。
“哦?趙鼎親自來了,說明趙國快不行了,諸位,明日與我一同殺入趙軍,活捉趙鼎。”侯君集大笑道。
“謹遵軍令!”營下眾將頓時起身拜呼,對於別人這些將領估計還有些含糊,可是對於侯將軍,自從跟隨他以來,未嚐一敗,全軍上下對他已經到了崇拜的地位了。
翌日,兩軍在一平野出列陣,趙軍三十萬,分列五陣,全軍皆著金袍鎧甲,威武耀天,清風徐徐,使旌旗獵獵作響,戰馬嘶鳴,響徹平原。
皇上禦駕親征,將士們恢複了不斷戰敗的鬥誌,個個戰意昂然,想要一血前恥,趙鼎騎馬立於軍前,遙望遠處……
隻見對麵狼煙滾滾,陳國軍隊個個鬥誌昂揚,陳國三十萬軍隊皆著黑袍鎧甲,無疑是給戰場曾天了一筆濃重的氣氛。
這時從陳國軍隊陣前衝出一個哨騎,直奔趙國軍陣,一騎絕塵,到達軍前“趙國主,我家大帥請您軍前一聚。”說完轉身離開。
趙鼎看向遠方,隻見陳國士兵在軍隊中部正在擺酒設宴,侯君集卸甲,獨馬前來中部宴處,趙鼎雙眼微眯,“我去去就來,看他耍什麼花樣!”說完策馬而去,眾將剛想勸阻卻被趙鼎阻止。
兩人在宴上落座,“趙國主能親自前來,令侯某不勝榮幸!”說完舉起酒杯做了個請的姿勢,趙鼎死死盯著侯君集冷笑道“侯將軍威武啊!真是了不起,將我軍逼到這份上”。
“趙國主說笑了,我隻是各為其主罷了。”微微一笑獨自仰頭一飲而盡。
不知不覺間已經日曬三竿,太陽掛於空中,直射趙國軍隊,“殺啊~~~~”隻聽見趙國軍隊後方殺聲雷鳴,陣腳大亂,烽煙四起。
侯君集大笑扔下酒杯上馬回去了,趙鼎見勢不妙立刻策馬而回,剛到陣前,“陛下,陳國十萬大軍偷襲我軍後方。”一將領來報,趙鼎還未回過神,隻見前方殺聲震天,萬箭齊發。
眾將保護趙鼎後撤,同時全軍出擊,經過幾番波折,趙軍士氣大減,抬頭看著照耀著金色海洋的紅色太陽,耀的睜不開眼,將軍在遠方揮舞著戟,仿佛在用鮮血畫畫一般。
雙方戰鼓雷鳴,漸漸地陳軍前後夾擊,使趙軍腹背受敵,陳軍無不以一當十,向趙軍猛衝,猛打,猛追,不給趙軍喘息的機會。
漸漸地,趙軍落於下風,眾將不得不護送趙鼎突圍,其間身中數箭,危在旦夕。傍晚,殘陽如血,滄海如幕,隻留下屍橫遍野,這一仗趙國敗得如此徹底,四十萬大軍全軍覆沒,陳軍退守武關。
趙鼎在武關朝不保夕,傳令太子趙海立即見駕,半響,太子匆匆前來,“父皇~~~~”趙海哭泣擔心道。
“聽著,我去世後,你立刻前往武關郊外的神策山莊,找裏麵的莊主,他是你父皇的結義大哥,要對付陳國,隻有請他出馬了。”趙鼎有氣無力道。
“他?能行嗎?”趙海焦急道。“如果侯君集是神策將軍,那他就是神策王!”趙鼎使出全身力氣說出了最後幾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