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鋒重重的歎了一口氣,正要回答,卻聽那邊明氏已經顧自說道:“就算這次考不好也無礙,再好好準備,後麵還有很多機會的。”
自從科舉考試結束後,什麼都沒有發生,風平浪靜的,大家也就將沈融那日所說的事情淡忘了,明氏更是沒有朝著那方麵想。
聽了明氏的話,沈鋒忙解釋道:“我和大哥並沒有看到貢院張貼的榜單,會如此乃是因為聽到前麵的人在談論今年的科舉第一,居於榜首的乃是王富貴的大兒子。”
“王富貴的大兒子?”王家也是行商,和沈家在有些方麵還有合作,明氏也曾和王家的主母喝過茶,遂在腦子裏過了過,就理出了王家的情況來。那王富貴家裏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和自家大兒子一個書院念書,據說天賦奇差,甚至有些憨傻。這樣的竟然得了榜首,莫非是開竅晚不成?似乎也隻有這個理由合適了。
“大器晚成。”
最後明氏作了這樣一個評價。
沈州和王家接觸得更深一些,對王家的情況自然是了解得更加清楚一些,那王家的大兒子,前些日子還聽那王富貴說不成器呢,寫的策論被書院先生批得一文不值,這麼快就開竅,實在是不現實。突然腦袋的裏快速閃過一道光,想到了那日書房大兒子所說的事情來,頓時滿麵震驚,目光直直的看向沈鋒,“難道是……”
那兩個字,卻像是有千斤重,他如何也不敢吐出來。
沈鋒卻是讀懂了沈州未道出的意思,重重的點了點頭,麵上神色嚴肅。
沈州重重的吐出一口氣來,神色難看至極。
明氏看到父子兩個這般,卻還是沒想到關鍵之處,沈州就給輕聲解釋了一番。
明氏頓時也被唬得不行,極為緊張,“那融兒會不會有事情?”
大家頓時沉默了,如今誰也不敢確認,這件事情會如何發展,又會發展到什麼地步。
也是在這個時候,一封奏折送到了明帝的禦案前。明帝疑惑的看了看那封奏折,見上麵作了特殊的標誌,轉頭問道:“小李子,這是?”
小李子忙躬身稟報道:“回稟陛下,這是李國公剛剛送來的密折。”
李國公府就是將門李家了,前些日子李國公的嫡長子受命領兵前往淮南關對抗北魏蠻夷,深得聖心。
聽是李國公送的密折,明帝麵上神色頓時變得認真幾分,眸中也是泛著好奇,伸手提起那封密折,翻開細細看去,麵色一點一點的變得凝重起來,一雙鳳眸更是如染了墨汁一般,黑壓壓的,一場暴風雨在裏麵醞釀。
“好啊,好一個石太傅,我蕭國的肱骨大臣,清流砥柱,竟然做出這等事情來。什麼清流砥柱,實則乃是我們蕭國的蛀蟲。查,一定要給朕好好查。”
這件事情發生的時機實在是太差了,如今正是外患之時,明帝突然看到石太傅一黨牽涉進了科舉舞弊案,如何能夠不震怒,那可是朝廷選拔人才的地方。若是都被人這般染指了,那以後整個朝堂之上不都是石太傅的人?這般還要他這個皇帝何用,到時候整個朝堂還不是唯石家命是從。越是想,明帝越是心驚。他一心都放在了北魏的問題上,重在外患,卻是沒想到都內裏竟然有人在挖他的牆角,實在是嚴重觸怒了他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