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要表示對那些專業寫手表示敬佩,一天天的碼那麼多字真的不容易,有些人寫的內容還真的很不錯。自己開始經曆開始寫,才知道堅持不懈的寫下去很難,還要求每天一章更新啥的,生活不容易,掙錢不容易。當然我寫這些是沒有掙到錢的。
最年幼的記憶自然是自己能夠記事開始。我自己都不知道什麼時候有自己的思想的,記憶最遙遠的感覺是突然從渾渾噩噩中蘇醒一樣,我蘇醒的地方就是我家李子園,直到現在,我也經常夢見那個地方,雖然已經沒有一顆李子樹了。李子園在光下(一般按我們那邊的理解就是把河邊的土地叫做光下)本來我是想把自己的筆名叫做光下的乃仔,但想到很多人心中想到的光下都是不一樣的地方,我現在的筆名叫尖塘下的乃仔,尖塘下是我們村的村名,因為是土語,沒有標準的字,也可以叫增塘下或者尖溝下,反正在我們那邊說尖溝下大家都知道是說我們村子。乃仔翻譯成普通話就是少年的意思,我承認我現在不算少年,但一個土語,想用文字要表達出來非常難完美的解說出來的,隻能意會不可言傳。李子園是我爸承包村裏的土地種的果園,我有記憶就是從李子園開始的。記得不知道玩啥遊戲,我輸了,被罰去李子園裏摘一個熟李子回去,然後我就跑到下麵的李子園去找,當時大部分都還沒熟,都是青綠的,即使有熟的紅的都掛在高枝上,我記得剛開始摘了一個,後麵又找到了更大的一個,就摘了那個大的,又怕被老爸說浪費,所以又把小的給藏到樹下,然後拿著大的跑回去交差。
李子園的零碎小記憶很多,因為在光下,在河邊,周邊沒有人住,就我一家守護園子,夜晚還沒通上電,晚上可以說沒任何娛樂節目,我也不知道當時的時間是怎麼長大的,碰到夏天下暴雨,在光下幹活的人都會跑到我家避雨,或者經常有人過來借水喝,我家也沒有水井,平時洗衣服都是在河邊或者一個小溝裏洗的,喝的水要跑到上麵村子裏去挑。湖南的天氣是不適合種甘蔗的,我記憶中老媽當時在河邊開了一塊地,然後種上了甘蔗,可是當時那種貧窮的日子,家家戶戶沒有錢去買水果吃,那些甘蔗才稍微黑一點,沒長大就被人偷光了。河邊是我經常去玩的地方,總希望從河邊撿到啥稀罕物玩玩,偶爾還真的能撿到一個蓋子啥的小物件,或者手腳麻利點在淺灘上捉到條小魚。碰到下雨天,也會去看那些捕魚的人用網撈魚。或者遇到河水幹涸時跟著大人們後麵到河裏去撿螺絲,當時的河水很淺的,還長滿了水草,很多地方都很硬,踩著不會下沉。我是還沒上學時就已經學會了遊泳了,一個人在河邊學會的,想想當時還真膽大,5歲左右敢一個人在河裏遊泳,當然父母可能不知道。當然我記得有一次我和我哥還有一個堂哥在河邊玩到天快黑了,我姐到處找,找到她都急哭了。李子園的記憶還有爬樹,反正童年時光就是經常在樹上爬,這種有枝叉的樹也是最好爬,當然樹上會有讓人很恐懼的東西~八甲綠,類似毛毛蟲沾在樹葉子,一不小心碰到它一下,皮膚就會腫起來,又痛又癢,比蜜蜂還要毒。還有其他害怕的東西,比如蛇,畢竟是原野有蛇是很正常的。我還記得有時候會夜半聽到歌聲,不是鬼是瘋子,有時候會有瘋子流落到這一塊,然後半夜不睡覺唱歌,還有天晚上居然有個瘋子從門外抽走了我家的竹篙,然後老爸跟著跑出去追,我也屁顛屁顛跟著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