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家媒體,都是本地的,一家是報社的網上經營部門,兩家是所謂的自媒體,也就是私人性質的媒體,先說報社,這年頭因為網絡的衝擊,幾乎全國上下所有的報社,也就是紙媒,都是在苟延殘喘,虧損就不說了,都是靠著官方的救濟過日子,舉步維艱。
時代在發展,很多事物就是一個推陳出新的過程,落後的,被時代拋棄的,就是沒辦法在繼續,紙媒也一樣,不是說這東西不好,但確實是不符合潮流了,所以很多報社都是開始嚐試轉型,看看能否在網絡上占據一席之地,來顯得自己更有價值一些。
當然,這說的是那些省級,國家級的大報社,大媒體,而不是小城市裏的不入流的報社、
引爆這次事件的是報社的網上賬號,收了撒會的五萬塊錢。
對於報社的人來講,發個新聞通稿,竟然就能拿五萬塊錢?這特麼簡直是天大的好事好麼,畢竟官方賬號一共就十多萬粉絲,其中一多半還是僵屍粉。說起來都是丟人的。
這種粉絲數量,轉發一次能拿個幾千就不錯了,原創發布也沒比這個高哪去。
所以報社很樂意,又有本地的兩家自媒體出麵幫忙,所以也就有了後續的三家轉發。
撒會這人,別看搞賭場的,卻是很會利用媒體,他甚至在網上也有賭博APP,隻不過做的漏洞比較多,一直沒推廣起來。
網絡媒體嘛,網上的新聞很多都要飄一會,等真實性落地後才能看,但網友又恰恰是缺乏耐心的,他們往往更願意相信自己第一時間看到的信息,也就是未經過證實的新聞。
而這也正是能夠第一時間引發他們情緒的新聞,比如,報社方麵的稿子裏有一段話是這樣寫的:“賓利車主突然別車,導致麵包車躲閃不及,來不及刹車,雖然駕駛員努力控製,但最終還是擦碰到了賓利車的後身,賓利車主下車後,立刻破口大罵,還拿了一根扳子出來,要打麵包車車主。”
“據了解麵包車車主是一名辛苦的工人,借了幾千塊錢,買了這兩麵包車,為的是在市場幫人拉拉菜,上上貨,賺點辛苦錢,家裏還有年邁多病的父母,柔弱的妻兒,都靠他一個人賺錢養活。如今卻因為賓利的錯誤而撞上了賓利車,不得不麵臨天價賠償,麵包車師傅太苦了!我們應該救救他,本報記者在得知事情的真相後,第一時間籌集了一千塊錢,送到了麵包車師傅的手中!”
“朋友們,生活中有很多事情,我們無法預知,像麵包車師傅一樣,可能頃刻間天就塌了了,本報記者想問一問,難道有錢就可以為所欲為麼?難道有錢就能不顧一切麼?我認為不是的,我們終究是一個法律的社會,對和錯不是有錢人說的算,所以我在此發起一個投票,認為麵包車司機有錯的,可以選一,認為他沒錯的,可以選二,想盡一份力,幫幫麵包車司機的,我會公布相應的捐款渠道,請大家幫幫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