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後接著寫蒸餅鋪、饅頭鋪、肉包鋪、棗糕店的景象,這些地方都是”熱氣騰騰”的,作者寫這些場景是告誡人們不要”爭氣”,要”忍”要”耐”。其中蒸餅鋪有個周朝人和人吵架,”氣得頭發根根直豎,把頭上戴的冠都衝起來”;饅頭鋪也有個周朝人倚著桌案而坐,”不知為甚氣得胡須根根直豎,把桌案都戳翻了”。這兩個周朝人都是誰呢?頭一個是藺相如,就是京劇《將相和》中的相,”完璧歸趙”、”怒發衝冠”、”負荊請罪”三個成語就出自他和廉頗的故事,記載在《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中。藺相如是趙國宦者令繆賢舍人,趙惠文王得到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後願以十五城來換。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秦王得璧隻顧和左右美人把玩,根本無意給城,他便誑稱璧有缺陷,要回後,怒斥秦王不守信義。這中間有這樣幾句話:”相如持璧,卻立倚柱,怒發上衝冠。””怒發衝冠”之後便是”完璧歸趙”,藺相如立了大功被拜為相,大將廉頗不服氣,藺相如卻寬宏大量,於是便有廉頗的”負荊請罪”。第九十回,道姑(麻姑所化)作詩預言酒色財氣四關,其中”衝冠徒爾爾”用的也是藺相如的典故。

另一個氣很大的周朝人是誰不詳,但看那描寫倒很像西漢朱博”奮髯抵幾”。《漢書》卷八十三《朱博傳》載,朱博為琅琊太守,上任伊始,屬下皆稱病不來。原來這裏的屬僚一向散漫成性,自高自大,新太守到來後都得派差吏上門慰問一番才肯到職。朱博一聽氣得”奮髯抵幾”,就是掀起胡須直抵幾案。

終於破陣後,義軍攻進城內,隻見城上供著共工、霸王、藺相如、朱亥諸人牌位。這四人便是之前觸山大漢、黑麵大將、怒發衝冠的周朝人、眼角裂開嚇退猛虎的大漢的謎底,指出了解謎的線索,不過對破陣的關鍵”婁師德”卻未作具體交待。但在第三十八回林、唐、多三人談論酒色財氣時,已經談到他”唾麵自幹”的故事:”唐敖道:『若講能夠忍耐的,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婁師德了。他告訴兄弟,教他唾麵自幹。人唾他麵,他能任其自幹,可見凡事都可忍耐。以此而論,舅兄又是婁師德一流人物了。』”婁師德是武則天時候的宰相,他很出名,出名就在他那副好脾氣。《舊唐書》卷九十三《婁師德傳》說他”器量寬厚,喜怒不形於色”;《新唐書》卷一說他”深沉有度量,人有忤己,輒遜以自免,不見容色”。《新唐書》還講了這樣一件事:他弟弟出守代州,辭行時他教導弟弟要”耐事”,弟弟說人要是朝我唾麵,我擦幹淨就是了;他說這不行,你把臉擦幹淨也還是針對著對方的怒氣表明自己的對立態度,應當讓唾沫自己幹掉。這就是“唾麵自幹”的著名故事。脾氣好得不能再好了,度量大得不能再大了,所以破武三思的氣陣要請出婁師德的牌位∣∣受了唾麵的欺侮都不生氣,任其自幹,這氣陣還能破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