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四大迷魂陣之三:”才貝陣”的”財”典故
第三陣是才貝陣,把才貝兩字合在一起便是財。《史記·平準書》:”農工商交易之路通,而龜貝金錢刀布之幣興焉。”所說”龜貝金錢刀布”,都是古時錢幣。書中說財陣如戈:”你隻看那錢字身旁兩個『戈』字,若妄想親近,自然要動幹戈,鬧出人命事來。”(第三十八回)錢眼好進難出,難免為”金戈”所戕。下麵,讓我們也隨章葒到陣中走一遭,看看這座用典故堆砌而成的錢陣中有何奧妙。
剛進陣,就見陣中”四處青氣衝霄”。既然是錢陣,自然離不開古代用以鑄錢的銅了,所以書中又稱為”青錢陣”。青錢實際就是銅錢,銅表麵上易生綠鏽,其主要成份是堿式碳酸銅,古稱銅青,又叫銅綠。《重修政和經史證類備用本草》卷五”銅青”條下雲:”生銅皆有青,青則銅之精華。”
章葒說”世上腐儒隻知妄說銅臭”,銅臭語出《後漢書》卷五十二《崔駰列傳》。漢靈帝時”榜賣官爵”,崔烈花了五百萬買了個司徒的官兒,心虛問他兒子崔鈞:”吾居三公,於議者何如?”崔鈞答道:”大人少有英稱,曆位卿守,論者不謂不當為三公。而今登其位,天下失望。”崔烈問:”何為然也?”崔均說:”論者嫌其銅臭。”意思是議論的人嫌你一身銅錢的臭味,結果氣得崔烈把兒子打了一頓。”銅臭”一詞從此便流傳下來。宋闕名《釋常談》卷上”銅臭”說:”將錢買官,謂之銅臭。”又說:”今以富者亦曰銅臭也。”銅臭成了罵人的話。青錢陣布滿銅錢,自然臭不可聞,但章葒不覺銅臭,隻覺銅香,預示著他墜入錢眼的命運。
再過去”來到一座衝天牌樓,上麵寫著『家兄』兩個金字”。家兄的典故出晉成公綏《錢神論》:”載馳載驅,唯錢是求。……愛我家兄,皆無能已。”(《太平禦覽》卷八三六引)又有稱錢為孔方兄的,魯褒《錢神論》:”親之如兄,字曰孔方。……見我家兄,莫不驚視。”
“隻見有個晉代衣冠之人,生得麵黃肌瘦,肚腹鼓脹,倒像患有積痞一般,坐在那裏,四麵許多錢把他團團圍住,他卻滿麵歡容,一個一個拿著賞玩。”這個人是和嶠,《晉書》卷四十五稱他”家產豐富,擬於王者。然性至吝,以是獲譏於世,杜預以為嶠『錢癖』。”應該說明的是,和嶠雖然聚斂而且吝嗇,但並非後世為富不仁者可以比擬。他”少有風格,慕舅夏侯玄之為人,厚自崇重,有盛名於世。朝野許其能整風俗,理人倫。……為政清簡,甚得百姓歡心。”其實杜預將王濟的馬癖、和嶠的錢癖以及自己的《左傳》癖並列起來,並沒有多少貶義的意思。不過,和嶠太過於愛錢,後人也就很少能記得他的好處,所以《鏡花緣》便把他當作一個愛錢的壞榜樣。
書中所寫的四陣,這一陣典故用得最多,少數是人物掌故,絕大部分是錢幣,可當成一篇錢幣知識性文章來讀。陣中所用古錢名以及與錢有關的詞語,一般都有雙關意義。作者雖隻是遊戲筆墨,但讀起來很富有情趣,可以看出,作者在選擇這些錢幣和給他們取名稱時是下了一番大功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