綜觀全書,顏紫綃、燕紫瓊、易紫菱三劍俠除了來去迅速外,難得見其它神通,救宋素隻是讓顏紫綃敵住押送的熊大郎,燕紫瓊趁機將宋素救走而已。這點本事似乎還比不上宰玉蟾,因為在第五十八回中,宰玉蟾殺得駱承誌抵擋不住。而所謂來去迅速,前後似有矛盾,前麵駱紅蕖說:”不過半個時辰,往返已是四、五十裏。”(第五十九回)則時速不過百裏。第六十回顏紫綃、燕紫瓊送人與信到小瀛州尚覺”甚遠”(數百裏),”安能頃刻即回”,須讓唐閨臣等上一天。而第九十七回燕紫瓊到小蓬萊則似乎毫不費力,殊不考慮小蓬萊與長安之間的距離何止數千裏。不過作者大可以走直線自解,如他在第三十九回中解釋為何君子國國王先唐敖等人到軒轅國一樣。

廣而言之,書中的才女大都有尚武傾向,隻不過像顏紫綃那樣重武而輕文的較為少見而已。且不說上麵提到的宰玉蟾,就是主角唐閨臣也是”不但喜文,並且好武,時常耍槍弄棒,父母也禁她不住”。其它如駱紅蕖、魏紫櫻善獵,徐麗蓉善彈,孟紫芝、張鳳雛善射,更是比比皆是。真正文弱的似乎隻有林婉如、薛蘅香、姚芷馨等幾人,從上麵所寫被嚇倒的情形也可以知道。田秀英、田舜英二人雖然有些失眠的症狀(第六十六回),但當她們得到丈夫凶信後,”把文崧寶劍每人各拿了一把,暗暗騎了兩匹馬,來到陣前,口口聲聲隻要武三思出來答話”,盡管都戰死沙場,亦不失為巾幗英雄。三女俠中的燕紫瓊也與宰玉蟾一起死於戰場,劍俠的神通並沒有應用,顏紫綃隨唐閨臣得道成仙,易紫菱則屬於沒有歸屬的才女之一,四散後不知所終。

實際上,曆來劍俠中,女性總是比男性更容易出色,這說到底是一種效果,就像寫少年小兒、瘸子瞎子武功高強,比寫彪形大漢武功高強更吸引人一樣。由於在《鏡花緣》中女性本來就個個出色,所以三個女俠的光彩相形之下要暗淡得多,有點印象的還是那身劍俠行頭。再說李汝珍擅長的是鋪敘而非渲染,而劍俠如神龍見首不見尾,恰恰是隻能揮灑渲染而不宜鋪敘陳說的。因此,三個女俠的出場僅僅嚇著幾個小鬼,退場亦平淡無奇,幾乎已經丟掉了劍俠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