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用散文溫暖人生(代後記)(3 / 3)

親愛的網長

毋燕:剛才說到“中國散文網”,我見過網友叫你“親愛的網長”,好有意思噢。

陳長吟:哈哈,說明我與大家相處的還算融洽,不令人討厭。年輕的時候,我性格內向,話語較少,與人交往有距離,中年以後慢慢地變了,現在有人寫文章說我平易親切,敦厚自然,看來我還沒有泥古老化。

網長一詞是我發明的,當初創辦中國散文網,對這個網站負責人怎麼稱呼呢?按字麵的意思應該叫站長,可站長太俗了,讓人想起防疫站長,拖拉機站長,計劃生育站長等等。國外叫CEO,首席執行官的意思,太洋鬼子了。國內也有叫主編,總監,策劃人等,老套子。我想幹脆就叫網長,既貼切、準確、又有時代感和互聯網的氣息。現在這個詞會慢慢流行開來,但是我首用的,2005年,我就在中國散文網的論壇上開設了“網長筆記”專欄。

毋燕:聽說散文網還經常開展一些交流活動。

陳長吟:是啊,我們搞過“全國首屆網絡散文研討會”,“太極城筆會”,“翠華山筆會”,“網絡征文大賽”等,主要是聚個人氣。中國散文網現在平均每天有一萬次點擊,作為一個專業性的網站,也算不錯了。

毋燕:從有關報導中看到,你是陝西作協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主任,你對陝西的網絡文學有什麼看法?

陳長吟:陝西作協對網絡文學很重視,2008年11月就成立了網絡文學專業委員會,由省作協秘書長王芳聞掛帥,我配合。這個舉措在全國文學機構中還是比較領先的,引起外界的關注。2009年4月,上海電視台做了一個節目,談網絡文學作者該不該加入作協的問題,邀請了魏明倫、李文等幾位社會名流座談,我們做為全國作協係統網絡文學這一塊的代表也受到邀請參與發言。節目中,我對網絡文學的看法,後來被許多報刊文章中引用。2009年6月27日,陝西作家網正式開通,同時舉辦了陝西省網絡文學座談會,這標致著陝西的網絡文學進入了一個新階段。

再往前說,10年前,陝西的網絡文學就開始蒙動,最早有個“中華行知網”,就製作了陝西作家的專題,後來的“中國西部文化網”,內容更豐富了,有文學頻道、作家專訪、作品欣賞等。現在陝西省的文學網站,有20多個,其中影響大的有《陝西作家網》《中國散文網》《陝西青年文學網》《白鹿書院網》《賈平凹之子網》《西部文化網》《西安之子網》《終南學社網》等,還有《中國新聞人網》的作家頻道,《古城熱線》《華商網》中的文學論壇,都長期有新的作品湧現。其它綜合性網站中的文學欄目,全省就更多了。值得一提的是西北大學現代學院網站,每年舉辦一次網絡文學征文評獎,全國的文學愛好者都可以投稿參加,至今已辦了四屆,推出了不少好作品,獲獎者遍布全國,他們的得獎作品,有不少都達到了省級甚至全國報刊發表的水平。

陝西的網絡文學作家也不少,李傻傻出名的時候,還是西北大學的學生,當年的網絡文學“三駕馬車”之一的李尋歡,也是從西安起步的。後來譚易寫的《紅紙傘》及《龍鳳駒》,也在網絡上紅極一時。現在,網絡上的寫手就更多了,更普及了。

中國作協已開始吸收網絡作者入會,今年的魯迅文學獎,網絡文學作品也可以參評,這表明網絡文學已正式進入官方渠道。當然,互聯網的繁榮與經濟發展有關係,陝西的網絡文學還屬於起步階段,今後要做的事情很多很多。

2010年3月於西安南郊吉祥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