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貓膩無奈何 遊子歸心切(2 / 2)

慈母手中線,遊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孟郊《遊子吟》的意境此時與林臻歸家心切甚是吻合。

祖國最南端,一個人煙稀少的地方,雖然缺少繁榮,但能最大限度的保存這這大自然的清新。

話說,林臻下車後,整整花了一天的時間才到達村口,因為途中基本上都是步行的,交通基本是一片林路。寥落的村莊如此的平靜,林榛知道自己的父母是知道自己回來的。卻久久不見父母的身影。此時林臻不好念頭一閃而過,這一感覺幾乎讓他難以呼吸。不久村裏的叔嬸公婆小孩紛紛走出村口迎接這第一個從村裏麵走出去的大學生,也是當年以總分滿分居全國第一的狀元。那時候還記得全國最名牌的大學清華北大曾想特招林臻,甚至連外國的大學也曾經給他發過邀請書。但他最後還是寧願選擇本市就讀大學。對林臻來說,大學的名不名牌並不重要,隻要是金子,到哪都能發光發亮的。至少這是他自己認為。

“田爺,我爸媽呢?”

麵前一個黑瘦的老年人眉頭一皺,神色一暗,欲言欲止。最終還是艱難的吐出了一句話。

“臻兒,我們回去再說吧!”

“不,田叔,我想馬上知道發生什麼事,為什麼我爸媽沒來接我….”一種不安的感覺開始在林榛的心頭湧動。

“你爸媽已經失蹤幾天了…….”看到林榛一臉彷徨著急的樣子,心中確實不忍,畢竟在他心中,從小已經把林榛當做自己的親孫子了。

“臻兒先不著急,讓田爺慢慢給你道來…”

原來林榛父母前些天知道他畢業回家,看到自己兒子榮歸故裏,兩老心中說不出來的歡喜。於是這幾天不停的張羅著,希望能給予兒子更舒心的家宴。清楚兒子最喜歡吃自己本海的海鮮,而這些天又是國家規定禁海時間,所以兩夫妻隻能在夜裏偷偷的出海抓魚去了,這一去可能為一個永別。

男兒有淚不輕彈,一行清淚俊臉落。隻恨心中悲痛重,遙遙無期父母蹤。

“田爺….難道說天叔嬸碰上了那個海神……?”旁邊一個50多歲的中年男喊欲言又止。

田爺搖搖頭,這怪物隻是他小時候曾經聽說過,對他來說隻不過一個傳說。

“臻兒,我這些天已經發散村裏所有青年去海裏尋找你父母了,但幾天下來依然毫無音訊,隻怕凶多吉少啊!”田爺痛心說道。

“牛伯,什麼海神……”林牛的歲數比林榛爸爸大,林榛自然稱為牛伯。

林牛看了田爺一眼,沒見他阻止,於是就把他所聽到的傳說道了出來。原來在100年前,這村裏曾經是南端區域最繁榮的村長,那時候家家戶戶都是以捕魚為生。倭寇發動侵華戰爭時,戰火也曾燒到這塊與世無爭的領土上,結果當年一個大隊從海裏進入了村子,開始肆意淫殺搶掠。那天正是六月二十八日,村裏幾乎盡毀。然而當鬼子大隊離開村子後,怪異想象發生了。第二天,幾個幸存下來的村民居然在海邊沙灘上發現橫七豎八的鬼子屍體,而海裏也漂浮這無數的鬼子屍體,那種肢解程度稱為慘不忍睹。甚至連鬼子自稱無堅不摧的坦克軍艦都是支離破碎沉入大海,這是建國後國家秘密的調查結果。大家都稱這鬼子的殘忍罪行觸犯了海神神威,給海神直接宣判死刑,並各個死無全屍。此事成為抗日戰爭中一個永難解開的迷。戰後,國家為了不讓外界獲取這神秘事跡,取名“六.二九絕密事件”,以國家頂級機密檔案封存在國家頂級絕密室。而對於這個神秘地方,國家依然維持它固有的自然民風。外界雖無法獲取這神秘,然而這村莊的幸存者卻把次事當做村莊的守護神,每年六月二十九日成為村莊祭神日,林榛從小也知道這節日的存在,而且能感覺到這節日比新年更加隆重。小時候他也曾好奇問過,但家人從不說起,村裏的老一輩也不會做出任何的解釋。隻知道這是村裏定下的禁忌,不容撒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