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一章 安大私立附中(1 / 2)

取代沉沒的斯格魯輪船的任務,載新生回學院的輪船是米拉羅係列輪船,一共有8艘,其中1艘是載重800人的大型輪船,3艘是500人的中型,4艘是200人的小型輪船。這次派出的是一艘大型米拉羅輪船。米拉羅係列輪船原本負責的工作是每月的出島日回城工作。

安大私立附中隻有高學部和藝能部兩個學部的學習。

高學部學習階段分為高一、高二和高三三個學年。而藝能部隻有為期兩年的學習,與高學部一年招生製不同,一般是兩年才收一次新學員。

高學部一星期六天上課,每天六節課,早上四節下午兩節,每節課40分鍾,課間休息10分鍾。課程有語文、數學、物理、化學、曆史、政治、地理、生物和體育,一共九種。另外晚上還有一節欣賞選修課,欣賞的範圍可自由選擇,不得缺勤。高一不分文理班,高二才開始分,高一是打基礎的一年。選自己比較擅長的領域去繼續學習,如果文化科是在不行,可以通過考核加入藝能部。

藝能部屬於特長學習,一星期六天上課,每天七節課,早上五節下午兩節,每節課40分鍾,課間休息10分鍾。有四個專科,分別是美術、音樂、體育、料理。每個專科又有細小的分類,每個專科有三個班。不像高學部一共有十個班。而且藝能部每天學習文化的時間隻有下午的兩節課,課程比高學部的課程少了體育這課。

下午的學習完畢之後,學生可以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或者利用學院的設備進行自己想做的事情。

安大私立附中學院地圖板塊可是看到九個區域,中間的區域是一個大廣場,名為燁流廣場,學院平時舉行的大型室外活動都在這裏舉辦。廣場的正北方是北書樓,是高學部學生的宿舍大樓。廣場的西北方向是新信樓,是高學部的教學樓。而藝能部的教學樓在廣場的西南方向,名叫光台樓。至於兩排教學樓的中間,也就是廣場的正西方,是政協大樓,院長室、部長室、主任室、學生會室、社團室、會議室、設備室、校醫室等等都在這裏。藝能部的宿舍和高學部的宿舍是分開的,藝能部的宿舍叫南翼樓,在廣場的正南麵。

至於室外的體育設施圍繞著廣場。而飯堂一共有兩個,分別在教學樓和宿舍樓的中間。廣場的東北和東南區域各有一條商業街,分別是螢湖商業街和彩鳴商業區。最後東部地區是碼頭,俗稱回家海岸。

學院的校規很簡單:做該做的事,聽該聽的話,問該問的題,看該看的物。

也沒說違反會怎麼樣,而且這個校規也太耐人尋味了吧。

伊夏四人早已到了高學部宿舍——北書樓。嗯,背書樓,是讓人要用功讀書嗎?北書樓隻有兩棟,每棟31層,每棟樓配有升降梯三台,隻到6樓以上的樓層,也就是說不到7樓都要走樓梯!一樓是宿舍管理員的房間,從2樓開始是學生宿舍,每層有五間宿舍,今年輪到新生住22樓到31樓。而高三在2到11樓,高二在12到21樓。個位數是二的樓層是一班,個位數是三的是二班,如此類推,個位數是一的則是十班。

每間宿舍的空間很大,寬敞的浴室和廁所,有基本廚具的廚房,一個大陽台,陽台上還有洗衣機。這是最基礎的,其他地方的設置安排是按學生的設計來擺放的,例如伊夏她們的房間,是兩個大的兩層的床,一台電視和整套的沙發,四套特別打造的書架連桌,還有一台空調。書桌上早已擺好了電腦。

最後還有一個占了正麵牆壁的衣櫃。可以說這個房間算是簡潔了。

在一張雙層床上,上層的伊夏正在打滾鬱悶,左熙在下床上架了個小桌子,上麵放著筆記本電腦,她正在研究關於《江湖》的計劃案。另一個雙層床上,池小優在下床敷著麵膜躺著閉目養生,上床的郗瑤跟伊夏一樣在滾床單。

她們剛到房間發現所有東西都已經收拾好了,這樣狀況的結果就是沒事做。今天是《江湖》全息公測,要到晚上八點半才開始,而鍵盤《江湖》係統維修,不能玩。所以伊夏和郗瑤才會這麼無聊。

“啊啊啊,好無聊哇~”伊夏和郗瑤同時抱怨道。

原本想借此吐槽的池小優因為敷著麵膜而不易於說話,果斷地把耳機塞到耳朵裏開始聽歌,決定無視幽怨地兩位同學,頓時耳根清淨。

“既然如此,你們怎麼不和她們一起去逛校園呢?”左熙難得地好心,沒有直接拿起筆記本電腦走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