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潤玉籠綃,檀櫻倚扇,繡圈猶帶脂香淺。榴心空疊舞裙紅,艾枝應壓愁鬟亂。午夢千山,窗陰一箭,香瘢新褪紅絲腕。隔江人在雨聲中,晚風菰葉生愁怨。
瑞鶴仙
晴絲牽緒亂,對滄江斜日,花飛人遠。垂楊暗吳苑,正旗亭煙冷,河橋風暖。蘭情蕙盼,惹相思、春根酒畔。又爭知、吟骨縈消,漸把舊衫重剪。淒斷,流紅千浪,缺月孤樓,總難留燕。歌塵凝扇,待憑信,拚分鈿。試挑燈欲寫,還依不忍,箋幅偷和淚卷。寄殘雲、乘雨蓬萊,也應夢見。
化度寺作
池上紅衣伴倚欄,棲鴉常帶夕陽還。殷雲度雨疏桐落,明月生涼寶扇閑。鄉夢窄,水天寬,小窗愁黛淡秋山。吳鴻好為傳歸信,楊柳閶門屋數間。
夜遊宮
人去西樓雁杳,敘別夢、揚州一覺。雲淡星疏楚山曉。聽啼鳥,立河橋,話未了。雨外蛩聲早,細織就、霜絲多少?說與蕭娘未知道。向長安,對秋燈,幾人老?
陪履齋先生滄浪看梅
喬木生雲氣,訪中興、英雄陳跡,暗追前事。戰艦東風慳借便,夢斷神州故裏。旋小築、吳宮閑地。華表月明歸夜鶴,歎當時、花竹今如此。枝上露,濺清淚。遨頭小簇行春隊,步蒼苔、尋幽別墅,問梅開未?重唱梅邊新度曲,催發寒梢凍蕊。此心與、東君同意。後不如今今非昔,兩無言、相對滄浪水。懷此恨,寄殘醉。
唐多令
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都道晚涼天氣好,有明月、怕登樓。年事夢中休,花空煙水流。燕辭歸、客尚淹留。垂柳不縈裙帶住,漫長是、係行舟。
黃孝邁
黃孝邁,字德父,號雪舟,籍貫、生卒年均不詳,約宋理宗淳(1241—1252)前後在世。工詞,詞風清麗綿密。《全宋詞》錄其詞四首。
湘春夜月
近清明,翠禽枝上消魂。可惜一片清歌,都付與黃昏。欲共柳花低訴,怕柳花輕薄,不解傷春。念楚鄉旅宿,柔情別緒,誰與溫存?空尊夜泣,青山不語,殘照當門。翠玉樓前,惟是有、一陂湘水,搖蕩湘雲。天長夢短,問甚時、重見桃根?者次第、算人間沒個並刀,剪斷心上愁痕。
潘希白
潘希白,字懷古,號漁莊,永嘉(今浙江溫州人,寶(1253—1258)進士,幹辦臨安府節製司公事。德初(1275),以史館召,未赴。
九日
戲馬台前,采花籬下,問歲華、還是重九。恰歸來、南山翠色依舊。簾櫳昨夜聽風雨,都不似、登臨時候。一片宋玉情懷,十分衛郎清瘦。紅萸佩,空對酒。砧杵動微寒,暗欺羅袖。秋已無多,早是敗荷衰柳。強整帽簷側,曾經向、天涯搔首。幾回憶、故國蓴鱸,霜前雁後。
黃公紹
黃公紹,字直翁,邵武(今福建邵武)人。鹹淳元年(1265)進士。入元不仕,隱居樵溪。有《在軒詞》。
青玉案
年年社日停針線,怎忍見、雙飛燕?今日江城春已半,一身猶在,亂山深處,寂寞溪橋畔。春衫著破誰針線?點點行行淚痕滿。落日解鞍芳草岸,花無人戴,酒無人勸,醉也無人管。
朱嗣發
朱嗣發,字士榮,其祖先當建炎、紹興之際,避兵烏程常樂鄉(今浙江湖州),專誌奉親。舉提學學官,不受。
摸魚兒
對西風、鬢搖煙碧,參差前事流水。紫絲羅帶鴛鴦結,的的鏡盟釵誓。渾不記,漫手織回文,幾度欲心碎。安花著葉,奈雨覆雲翻,情寬分窄,石上玉簪脆。
朱樓外,愁壓空雲欲墜,月痕猶照無寐。陰晴也隻隨天意,枉了玉消香碎。君且醉,君不見、長門青草春風淚。一時左計,悔不早荊釵,暮天修竹,頭白倚寒翠。
劉辰翁
劉辰翁(1232—1297),字會孟,號須溪,廬陵(今江西吉安)人。少補太學生,宋理宗景定三年(1262)進士。因親老請為濂溪書院山長。宋亡,托方外以終。其詞風格遒上,沉痛悲抑。有《須溪詞》。
丙子送春
送春去,春去人間無路,秋千外、芳草連天,誰遣風沙暗南浦。依依甚意緒?漫憶海門飛絮。亂鴉過、鬥轉城荒,不見來時試燈處。春去,最誰苦?但箭雁沉邊,梁燕無主。杜鵑聲裏長門暮。想玉樹凋土,淚盤如露。鹹陽送客屢回顧,斜日未能度。春去,尚來否?正江令恨別,庾信愁賦。蘇堤盡日風和雨。歎神遊故國,花記前度。人生流落,顧孺子,共夜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