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你能說的詳細一點嗎?”
趙凡看著豐原一臉認真的表情,確認對方不是在開玩笑之後,開始詳細說明自己曾經熟悉的流程:“第一個就是實驗目的,您進行這次實驗肯定是有目的的,這個目的就是您進行此次研究的核心,例如研究溫度對這些血液的影響之類的;第二個就是實驗的方法,在老師您的實驗之中,完全沒有規律和順序,很多東西太過隨意,缺乏一個比較合理的研究方法;第三點是最重要的一點,我完全沒有看到您對實驗差異性的控製,所有的實驗都摻雜了太多不可控的變量在其中,這樣得出的實驗結果怎麼可能正確?”
聽著趙凡侃侃而談,豐原已經完全懵了。事實上,豐原感覺說話的趙凡,比他更像一個研究人員。雖然趙凡在敘述的時候沒有詳細說明具體內容,但是豐原已經確定,趙凡一定能做好這些。
緩過神的豐原,立刻追問趙凡:“如果讓你來研究,你覺得應該如何操作,你給我詳細說明一下。”
這個時候,趙凡已經百分百確定,他太過高估豐原的能力了,而之前他在看各種資料時的疑惑也徹底揭開了。
在這裏,所有人對於研究實驗的操作,更像一種抽獎模式,而豐富的知識和經驗積累,隻是提高“中獎概率”而已。
之後,趙凡非常詳細的向豐原解釋了,自己心中的標準實驗過程。其中包括實驗目的確定、實驗方法選擇、實驗差異性控製、實驗數據記錄、實驗數據分析、實驗報告生成。
當然,豐原初次接受這種思想,自然是存有相當程度的抵觸。
趙凡所陳述的實驗方法,是像搭積木造房子一樣,通過一點點的有序排列,從而不斷塑造出上層結構。當然,這種方法雖然嚴謹,但是其成本太過高昂,實驗的差異點太多,實驗進行的越深入,其實驗次數和數據分析的工作量也就越大。
關於這一點,趙凡的解釋卻讓豐原完全愣住了。
趙凡很形象的把豐原的實驗比喻為“抽獎”,這種完全依靠運氣的實驗模式,雖然有碰大運的可能,但是也有一個極大的弊端。趙凡所說的弊端,就是實驗的重複性。
在無規律的“抽獎”模式實驗中,必然伴隨著大量的重複性實驗,或許在不深入的個人實驗中,這種實驗的重複性體現的不明顯。但是,如果將實驗的基數放大到整個世界,同類型的實驗由於缺乏係統化的數據支持,所有從事這一實驗的人都是在進行重複活動。
再換一個角度來說,每一個新的實驗者,因為沒有係統的數據支持,他們就必須重複前人的實驗,將這種實驗的重複性放到每一代的實驗者身上,其實這是一種更大的浪費。
聽完趙凡的解釋,豐原有一種打破框架的感覺,他突然覺得自己之前確實有些太傻。
“我突然對你的‘病’有信心了,或許它最終就會終結在你的手中,有一種見證曆史的感覺。”
說話間,豐原的語氣頗顯滄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