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最初回去的時候,母親一個人送,我一個人站在路邊跟母親作別。
我結婚了,我們兩個人回去的時候,母親一個人送我們,我們站在路邊揮手,讓她回去。
我有了孩子,母親兩個人送我們,她馱著我的孩子,一邊走,一邊告訴我們不要擔心,她就是拚了老命,也要把孩子照顧好。我們走遠了,母親遠成了一個點,最後隻看到路邊的青山。看到漸遠的村莊,我卻心酸了,我給母親的幸福呢?我們這一代人獻給母親的,是什麼呢?悲傷在心裏如風滌蕩,將所有苦澀的鄉村往事、將所有跟母親在一起相依相守的往事重演了出來。很久以前,我們在母親的腹裏,是母親的種子,蘊涵著母親所有的希望和托付。她用生命嗬護著我們,也用她的尊嚴維護著我們的尊嚴,從我們呱呱墜地到我們長大成人,母親的愛一直未做改變。我們也愛著自己的母親,許多的諾言卻無法實現,我們給母親的,除了一些安慰,還是一些安慰,遙遙遠遠的,讓風燭老人孤獨地應付生活。她們沒叫苦,也沒埋怨,她們一如既往地在等待。等孩子回來,等孩子過上好日子,等她的子孫後代長大成人。母親重視她身邊的所有親人,惟一忘掉的是她本人。而作為一個農民工的母親,在這個變幻莫測的時代,她們體諒著孩子,還幫孩子帶著孩子,這品格尤其可敬。是她們讓我們沒有了後顧之憂,是她們讓我們有了良知,是她們讓我們堅定,是她們讓我們心懷希望,是她們讓我們充滿人情味。我們是她們插在這個時代的旗幟,我們的高度,就是她們的榮耀。她們不僅給了我們生命、教育和方向,也讓我們明白了自己的使命。然而,它們隻是一個默默的群落,農民工的母親,在鄉下,默默地等待,默默地生活,默默地老去。
母親老去,或許有自己的想法和最後的安排。她們生於斯長於斯,最後合眼,也要葬於斯。那裏的青山和田野,都有她們的印跡,她們已是大地的一個部分,她們的健康,是上蒼賜與給我們的幸福。在遙遠的他鄉,我也在祈禱,祈禱母親健康快樂。同時也自己鞭策自己,再努力奮鬥,再去拚一把,然後回家,或者,把家安到這城裏來,讓母親離開一回鄉下,到這她們年輕的時候就開始向往的城市住下來,在幹淨的水泥道上走一走,看看這隻能在電視裏看到的霓虹,吃一吃隻能在電視裏看到的美食,感受我們的愛。即使我們隻是暫時離開土地的農民,但我們已經長大,已經在為生活竭盡所能,已經在為社會做貢獻,已經在讓夢想回到現實。母親,請你檢閱我們的勞動,我們用撫摸土地的雙手,給這城市上了色彩。這裏不是我們的未來,我們知道,母親啊,我們會隨你回去,回到莊稼中間,過我們下半輩子的生活。母親卻隻有一句話:你們別管我們,你們隻管忙自己的工作。母親似乎覺得我們已經長大,覺得我們的生活已經改變,覺得我們應該有更好的未來,而不願給我們壓力。她呆在村裏,看著孫子,如同看著遙遠的未來,她們心裏充滿著各種假設,她們快樂著,也體悟著,惟獨不提生活的酸鹹苦辣。而我們知道,她們在將一切不快與苦難都希望承擔了。
這是我們的母親,我的母親,農民工的母親。她們樸實、平凡、堅韌而又充滿愛,一如我們的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