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老太君七十歲大壽,兒孫滿堂,整個孫府上下無一不麵帶笑容,一早府中偏門,便有家仆布粥,前來要飯的叫花子隻要說一句祝孫老太君萬壽無疆便有一大碗粥和一個饅頭。
誰說京都腳下遍地黃金,前來要飯的叫花子竟然排著長隊一直從街頭排到了巷尾,直到午飯這些人才慢慢散去。
前來賀壽的人都是達官貴人,商賈名流,西廂唱戲的名角,東廂品茗的文人墨客,還有那正堂間絡繹不絕的賀壽的誥命夫人以及官家小姐。
坐在堂中的孫老太君慈眉善目,眉開眼笑,一身蘇繡的深底青花袍彰顯出她十足富態,盡管年近古昔那雙晶亮的眸子一眼看去卻是炯炯有神。
雖然滿臉褶皺可是看到圍在她身邊的孫苗兒就知道這個老人年輕時也是絕代風華。
孫苗兒坐在老太君的身邊,滿眼媚笑,一身單色羅裙繡著正紅的牡丹,遠遠望去像是一朵開得正紅的嬌花。
老太君滄桑的聲音帶著些慈祥伸手示意說道:“都不是外人,大家坐,坐吧。”
孫苗兒見大家都站著,連忙拉著老人連聲帶笑的說道:“奶奶,您還是先坐吧,要不然我看啊,大家就都站著得了。”
老太君一笑連忙坐下,這時眾人才紛紛坐下。
公侯倩與孫苗兒一直交好,也經常來孫苗兒的家,對老人家也一直比較尊敬,淺笑著說:“孫太君今兒的氣色真好,看看這蘇繡,穿在身上可煞了倩兒的眼,還沒有見過哪家的奶奶能把這件衣服穿出這樣的氣質呢。”
老太君嗬嗬笑著:“倩丫頭果真是會說話,奶奶要被你誇的臉紅了。”
公侯倩笑著打趣:“才不是誇奶奶,倩兒隻是實話實說,對不對苗兒。”說著她將眼神瞄向坐在一邊的孫苗兒。
孫苗兒見奶奶開心也是臉上增光,附和著說:“對。”
戶部侍郎家的夫人李氏,見狀也跟著樂嗬說道:“女生外向,看看,這還沒過門呢,就向著自家小姑了。”
孫正年妻室攜女坐在一邊,隻見老奶奶的臉色一變,一閃而過,也嗬嗬的笑著沒有說話。
孫苗兒被說了個大紅臉,低著頭不在言語。
心裏卻是一陣竊喜,偷偷看奶奶的臉色,卻依然笑著,這才放下心。
孫老太君一直知道自家的孫女屬意公侯元一,所以對公侯倩也是格外的好,可是她卻知道,公侯倩的為人品行。
妹妹如此何況家兄,所以她便一直不答應孫女的請求,下嫁公侯元一。
正當此時小廝來報:“錦陽王到。”
眾人抬眼,宣燁一如往常一席白衣手執折扇,麵如冠玉,嘴角彎起,翩翩公子猶如美玉,孫來太君看到宣燁來到門前便起身相迎:“老身見過錦陽王。”說著便要拜禮,卻被宣燁連忙扶起。
宣燁雙手扶著老人,淡笑出聲,溫吞細語猶如天籟:“太君言重,太君身居一品誥命,兼得皇帝師母,家父曾提過孫大人,為人正直,循規蹈矩,是難得一見的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