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正看著夏繁星和楊建軍小兩口打情罵俏呢,就見村委大院浩浩蕩蕩地進來十幾個人。
領頭的是位穿著體麵幹淨的老年婦人。
“三嬸,您來了,快屋裏坐。”夏繁星忙起身迎道。
趙初一一看。
來人是楊三嬸,十裏八村有名的媒婆子。
因為職業關係,楊三嬸家的土特產特別多,她給誰家說成了好姻緣,不管男方女方都得知她的情,送點禮品感謝她。
山裏人家,能拿得出手的,也不過是臘肉,蜂蜜、山菇等山貨而已。
所以她家的山貨肯定是村裏人家最多的,廚房梁頂上到處都是。
今天聽說這些吃食能換錢,她忙讓她家兒媳婦趕緊從梁上收拾下來,碼進柳條筐裏,推了整整一小推車。
從街上過來的時候,有那狐疑的鄉親一看她這架勢,也忙提上兩條臘肉,跟著過來。
賣臘肉是幌子,關鍵是看一看情況是不是像村主任說的那樣。
山貨真能還錢?
一行人浩浩蕩蕩,足足有十幾個人,湧進了剛收拾妥當的辦公室裏。
楊三嬸打量一眼趙初一。
最近村裏又是建學校,又是修公路,這些大手筆,可都是趙初一鼓搗出來的,這是個能人啊。
她自認也非凡俗,所以對趙初一有著心理上的親近。
“大侄子,聽說你們合作社要收購山貨,我老婆子家裏別的沒有,就是這些東西不少,這不,我收拾了一車子,你看看,有用得上的你就用。”
楊三嬸不愧是媒婆出身,這話說得敞亮,從頭到尾不帶一個錢字,而且還一副支持你工作的語氣,聽著讓人心裏就舒坦。
趙初一哈哈一笑,遞根煙給楊三嬸道:“謝謝嬸子支持我們工作啊,建軍,快幫嫂子把山貨卸下來。”
眾人讓出地方。
楊建軍和董大川把柳條筐抬進屋裏。
在電腦桌的上方牆壁上,有趙初一剛剛用正楷大字寫的價目表,紅紙黑字,墨跡淋漓,十分醒目。
在屋子的中央,則放著今天胡天順從城裏買來的塑料筐,每個筐子四四方方,上麵都燙上了字,有米線,蜂蜜、幹菇、臘肉等字樣,這是收購山貨後盛放山貨用的。
胡天順和董大川負責分裝。
分裝前,先稱重,稱重後,一個人負責往塑料筐裏歸置,另外一個人則記錄好,寫上數據。
填好數據,交給夏春根,夏春根再謄錄到電腦上。
一套程序有條不紊,不一會兒,楊三嬸帶來的山貨就清點完畢。
“一共需要支付兩千零七十四塊錢。”
夏春根謄抄完畢後,用軟件一核算,立刻給出了準確無誤的數據。
他把詳細的清單打印出來,一份存檔,一份則交給夏繁星。
夏繁星根據清單上的數字,從抽屜裏取出兩千零七十四塊現金,連同剛才那份清單一起,遞給楊三嬸。
“嬸子,您看看,沒有錯的話,麻煩在這單子上簽個字。”
“沒錯,沒錯。”
楊三嬸剛才一眼沒錯過,忙不迭地接過鈔票,喜得是眉開眼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