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心,你同我談失戀,真是“流淚眼逢流淚眼”了。我也是個失戀的人,不過我是對我自己的失戀,不是對於在我外麵的她的失戀。我這失戀既然是對於自己,所以不顯明,旁人也不知道。因此也是最難過的苦痛。無聲的嗚咽比嚎啕總是更悲哀得多了。我想你現在總是白天魂不守舍地胡思亂想,晚上睜著眼睛看黑暗在那裏怔怔發呆,這麼下去一定會變成神經衰弱的病。我近來無聊得很,專愛想些不相幹的事。我打算以後將我所想的報告給你,你無事時把我所想出的無聊思想拿來想一番,這樣總比你現在毫無頭緒的亂想,少費心力點罷。有空時也希望你想到哪裏筆到哪裏般常寫信給我。兩個伶仃孤苦的人何妨互相給點安慰呢![15]
馭聰,十六年陽元宵寫於北大西齋
(原載1927年9月24日《語絲》第150期,原題《給一個失戀人的信一束》,此篇署名梁遇春,實際上秋心、馭聰都是他的名字,文章是假托的)
[1]那喀索斯,希臘神話中因愛上自己水中的影子受懲而死的美少年。
[2]莎士比亞(1564—1616),英國大戲劇家。
[3]格雷(1716—1771),英國詩人。
[4]邦施泰滕(1745—1832),瑞士作家,曾廣泛地與西歐知識界名人通信。
[5]濟慈(1795—1821),英國詩人。浪漫主義詩歌的著名作家。
[6]恩底彌翁,希臘神話中被月亮女神所愛的青年牧人。濟慈於1817年寫過以這個美貌牧者名字題名的長詩。
[7]王爾德(1854—1900),英國作家。
[8]道林·格雷,王爾德小說《道林·格雷的畫像》中的主人公。
[9]譯為:過去的事情便讓它過去了吧(或:既往不咎)。
[10]愛默生(1803—1882),美國哲學家、散文家、詩人。美國超驗主義運動的代表人物,著有《論超靈》等。
[11]譯為:憂鬱(症)。
[12]霍桑(1804—1864),美國作家。代表作《紅字》。他開創了歐美象征小說的傳統。
[13]羅曼蒂克,即浪漫的。
[14]此處原刊還有下列文字,收入《春醪集》時由作者刪去:“俗語曾有‘一、豬,二、婿,三、子,四、夫’一句話,可見在多數婦人中間,丈夫是在第四重要地位。你試想一日愛榜高張你忽然看見你地位落在三名以外,你會生何感想?”
[15]此處原刊還有下列文字,也在收入《春醪集》時由作者刪除:“還有好多的話,因為已經打了十二個嗬欠,隻好‘下科再來’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