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七章 入蜀(2 / 2)

葉不凡說罷,又取出寶蓮燈來,對張明玉三人道:“我知道你們三人前來,未必沒有使用強硬手段的意思,可我這寶蓮燈最近汲取的香火願力太多,足有千年願力累積。我以五百年願力,便能暫時壓製江海天,千年願力的威能,三位神尊想必也不想見識吧!”

葉不凡一番威逼利誘,張明玉三人沉默起來,最後張明玉道:“寧家福澤延綿,寧澤當為天子!”

“寧澤當為天子!”文昌帝君與降龍羅漢也道。

葉不凡舉起酒杯笑道:“如此,就讓我等齊心協力,助寧澤早登大寶,我等早日修成正果,而這世界,早日恢複太平。”

張明玉三人對望一眼,也都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江南大營被衝擊,江南地區潰爛,無可用之兵,對本已經風雨飄搖的大周王朝而言,可謂是雪上加霜。

朝廷是一日三驚,如今北方糜爛,賦稅已經不大能收的上來,朝廷的運轉,全靠江南賦稅支撐。若江南一旦失去,大周朝廷縱然不破產關門,也離滅亡不遠了。

可是北方雖然有兵,可要調兵就困難了,皇帝不差餓兵,調兵要出軍餉。

但朝廷的國庫裏都在跑老鼠,哪來的錢調兵遣將?

大周朝廷有錢嗎?當然有!可錢在法華寺大相國寺,錢在豪門貴胄家裏,錢在官僚手中,錢在大商人手裏,錢在地方士紳手裏。

錢唯獨兩個地方沒有,就是百姓的口袋和皇帝的國庫。

皇帝無錢,一籌莫展。

如今的天子,一副被酒色掏空身體的模樣,坐在金鑾殿上沒主意。金鑾的寶座後頭,皇帝寵信的萬貴妃幫助皇帝批閱奏折,處理政務。

皇帝本人,隻想吃喝玩樂,修仙長生,寵信國師普渡慈航,招攬各種奇人異士,根本不想治國理政。

萬貴妃也不容易,既要及時清理後宮,防止賤人們上位,又要對皇帝陪吃陪喝陪睡,全方位服務,還要幫皇帝處理政務……看似權柄極大,直追則天武後,本質上還是依托皇權。

若大周王朝轟然倒塌,萬貴妃的下場也不妙,所以萬貴妃雖然被說是“妖妃幹政”,卻也在盡心竭力維護皇權。包括限製普渡慈航,拉攏大相國寺抗衡法華寺,玩平衡術,都是萬貴妃的手筆。

若不是如此,這皇帝早被普渡慈航暗害了。

此時批閱了半天奏折,沒一條中肯的建議,氣的萬貴妃直揉太陽穴,終於她看到一封讓她感興趣的奏折。

“蘇州知府寧采臣,能力顯著,為官清明,他的意見,不可不重視,若言之有物,當采納。”萬貴妃居然還很知人善用,知道誰是奸臣,誰是忠臣,也知道無論忠臣奸臣,都分為有沒有能力的,並且如何放在不同的位置上。

若是太平盛世,萬貴妃不失為“女中堯舜”,可惜這是王朝末年,萬貴妃也感覺力不從心。縱然掌握國家中樞大權,拿地方也是無可奈何。

打開寧采臣的奏折,萬貴妃就是一喜,原來寧采臣提出了士紳出錢團練的辦法,並闡明理由——

“闖逆屠戮士紳,開倉放糧,收買鄉民,是士紳第一大害。士紳比朝廷,更欲除賊,不如給士紳名分官職,令其團練,對抗闖逆。由蘇州官府監督如何如何……”

“這寧采臣,果然是國士,大有見識。團練之法,不費朝廷之錢,隻需一個名分,便能策動士紳出力,大妙。”萬貴妃心思機巧,一下就看懂了關鍵,於是朱筆一批,寫了一個“準”字。

萬貴妃雖然聰明伶俐,頗有政治手腕,但畢竟是女流之輩,卻不知道,自己這一個“準”字,打擊了亂匪不錯,但也令地方士紳演變為豪強。而最大的豪強,就是葉不凡匡扶的寧澤。

豪強坐大,從來就不是國家之福。

但這旨意落到蘇州,卻讓寧采臣大喜,他正為剿滅亂匪之事頭疼,葉不凡給他出了團練的主意,沒想到上報朝廷之後,很快就得到允許。

“父親,亂匪作祟,我想投筆從戎,還世間以太平。”然後寧澤在葉不凡的建議下,向寧采臣索要團練的職權。

寧采臣也怕士紳坐大,不聽自己命令,而兒子畢竟和自己父子同心,而且也該曆練曆練兒子,就準了。

寧澤拿到團練職權,用葉不凡資助的錢,開始練兵,而葉不凡卻離開了蘇州,去往四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