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縣試(1 / 2)

白河縣的縣試看似平淡無常,所有人都知道這次縣試是宋榷師徒三人的舞台,其他人不過是陪太子讀書而已,可即使如此,對於能和宋榷師徒三人同時參加縣試,其他的讀書人也都覺得與有榮焉。要知道,宋榷師徒三人,早已經預定了三位僅是名額,能與三位未來的進士同場,這種機會可不多見。

宋榷坐在縣試的考場中,有一種熟悉的感覺,上一世中,自己就是這樣一步步走向宗師的境界,可今生,自己卻不想再跳進那個桎梏之中。

聖人殿,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一種榮耀,但對自己來說,卻是一種桎梏。任何事物,想要得到,就要付出。這讓宋榷看了看一旁的聖人殿,心中一陣翻滾,想要從聖人殿中獲得好處,那到了最後,都是要還的。

天下哪有白吃的午餐?

這讓宋榷收回了目光,低頭看向眼前的試卷,果然,前麵是填空題,就是考你的背誦,後麵的是簡答題,考你對經義的理解。這些試題都來自於《論語》、《左傳》和《詩經》,下麵就是一道策論和詩文。

策論沒什麼可說的,是一種常見的考題——士子為何報國,這種題目隻要不是笨蛋,都能得到良好之上的評語,而詩文題也很常見,以“春”為題。

宋榷做完了填空題和簡單題後,看了看策論,就寫了一篇算得上優秀的策文。接著,就是最後的詩文,這讓宋榷動了動心思,自己今生還要不要韜光養晦?

略略一思索,宋榷便苦笑了起來,今生,自己再怎麼隱藏自己,別人也不會忽視的。有李東陽在,別人怎麼會忽視自己?搖了搖頭,宋榷拿起筆,就在試卷上寫下了“春曉”兩個字。

這兩個字一落下,頓時整個考場光芒驟起,這讓其他人一驚。

這是怎麼一回事?

很快,所有人便反應了過來,這是有人要寫下傳世之作!

宋榷沒有理會其他人的反應,而是用盡全身的文氣,一字一句寫道。

“春眠不覺曉,

處處聞啼鳥。

夜來風雨聲,

花落知多少。”

這首春曉初看平淡無奇,再讀便覺詩中別有天地,猶如風輕雲淡一般,自然之中流露出一種妙境的韻味,可以說,這首詩在平淡自然之中,透露著一種天地玄妙。

宋榷以天命秀才的實力,也隻是將將可以將這首《春曉》抄出,從中可以看出這首詩的不凡來。

擦了擦額頭,宋榷長舒了一口氣。

“真是驚險啊,差一點就崩了。要是將這樣的傳世之作,寫成了烏漆墨黑,那可真是成了笑話。”

上一世中,宋榷就曾鬧過這樣的笑話。一開始,宋榷就像是撿了個大元寶一般,覺得憑借著異世的無數詩文,可以橫掃這個世界。可惜,理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當初,宋榷抄寫出李太白傳世名篇《將進酒》,心中大快,想要震一震世人,卻被宋綰一句話給打回了原形。

“大哥,你怎麼做出一篇烏漆墨黑的詩文來?”

這話讓宋榷目瞪口呆,等到宋綰將自己的詩作拿出來,宋榷才明白了過來,自己真是不作不死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