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賢校理裴延翰編次牧之文,號《樊川集》者二十卷,中有古律詩二百四十九首。且言牧始少得恙,盡搜文章,閱千百紙,擲焚之,才屬留者十二三,疑其散落於世者多矣。舊傳集外詩者又九十五首,家家有之。予往年於棠郊魏處士野家得牧詩九首,近汶上盧訥處又得五十篇,皆二集所逸者。其《後池泛舟宴送王十秀才》詩,乃知外集所亡,取別句以補題。今編次作一卷,俟有所得更益之。熙寧六年三月一日杜陵田概序。
寓言
暖風遲日柳初含,顧影看身又自慚。何事明朝獨惆悵,杏花時節在江南。
猿
月白煙青水暗流,孤猿銜恨叫中秋。三聲欲斷疑腸斷,饒是少年須白頭。
懷歸
塵埃終日滿窗前,水態雲容思浩然。爭得便歸湘浦去,卻持竿上釣魚船。
邊上晚秋
黑山南麵更無州,馬放平沙夜不收。風送孤城臨晚角,一聲聲入客心愁。
傷友人悼吹簫妓
玉簫聲斷沒流年,滿目春愁隴樹煙。豔質已隨雲雨散,鳳樓空鎖月明天。
訪許顏
門近寒溪窗近山,枕山流水日潺潺。長嫌世上浮雲客,老向塵中不解顏。
春日古道傍作
萬古榮華旦暮齊,樓台春盡草萋萋。君看陌上何人墓?旋化紅塵送馬蹄。
青塚
青塚前頭隴水流,燕山山上暮雲秋。蛾眉一墜窮泉路,夜夜孤魂月下愁。
大夢上人自廬峰回
行腳尋常到寺稀,一枝藜杖一禪衣。開門滿院空秋色,新向廬峰過夏歸。
洛中二首
柳動晴風拂路塵,年年宮闕鎖濃春。一從翠輦無巡幸,老卻蛾眉幾許人?
風吹柳帶搖晴綠,蝶繞花枝戀暖香。多把芳菲泛春酒,直教愁色對愁腸。
邊上聞胡笳三首
何處吹笳薄暮天?塞垣高鳥沒狼煙。遊人一聽頭堪白,蘇武爭禁十九年!
海路無塵邊草新,榮枯不見綠楊春。白沙日暮愁雲起,獨感離鄉萬裏人。
胡雛吹笛上高台,寒雁驚飛去不回。盡日春風吹不散,隻應分付客愁來。
春日寄許渾先輩
薊北雁初去,湘南春又歸。水流滄海急,人到白頭稀。塞路盡何處?我愁當落暉。終須接鴛鷺,霄漢共高飛。
經闔閭城
遺蹤委衰草,行客思悠悠。昔日人何處?終年水自流。孤煙村戍遠,亂雨海門秋。吟罷獨歸去,煙雲盡慘愁。
並州道中
行役我方倦,苦吟誰複聞。戍樓春帶雪,邊角暮吹雲。極目無人跡,回頭送雁群。如何遣公子,高臥醉醺醺。
別懷
相別徒成泣,經過總是空。勞生慣離別,夜夢苦西東。去路三湘浪,歸程一片風。他年寄消息,書在鯉魚中。
漁父
白發滄浪上,全忘是與非。秋潭垂釣去,夜月叩船歸。煙影侵蘆岸,潮痕在竹扉。終年狎鷗鳥,來去且無機。
秋夢
寒空動高吹,月色滿清砧。殘夢夜魂斷,美人邊思深。孤鴻秋出塞,一葉暗辭林。又寄征衣去,迢迢天外心。
早秋客舍
風吹一片葉,萬物已驚秋。獨夜他鄉淚,年年為客愁。別離何處盡,搖落幾時休?不及磻溪叟,身閑長自由。
逢故人
故交相見稀,相見倍依依。塵路事不盡,雲岩閑好歸。投人銷壯誌,徇俗變真機。又落他鄉淚,風前一滿衣。
秋晚江上遣懷
孤舟天際外,去路望中賒。貧病遠行客,夢魂多在家。蟬吟秋色樹,鴉噪夕陽沙。不擬徹雙鬢,他方擲歲華。
長安夜月
寒光垂靜夜,皓彩滿重城。萬國盡分照,誰家無此明。古槐疏影薄,仙桂動秋聲。獨有長門裏,蛾眉對曉晴。
雲
東西那有礙,出處豈虛心。曉入洞庭闊,暮歸巫峽深。渡江隨鳥影,擁樹隔猿吟。莫隱高唐去,枯苗待作霖。
春懷
年光何太急,倐忽又青春。明月誰家主,江山暗換人。鶯花潛運老,榮樂漸成塵。遙憶朱門柳,別離應更頻。
逢故人
年年不相見,相見卻成悲。教我淚如霰,嗟君發似絲。正傷攜手處,況值落花時。莫惜今宵醉,人間忽忽期。
閑題
男兒所在即為家,百鎰黃金一朵花。借問春風何處好?綠楊深巷馬頭斜。
金穀園
繁華事散逐香塵,流水無情草自春。日暮東風怨啼鳥,落花猶似墮樓人。
重登科
星漢離宮月出輪,滿街含笑綺羅春。花前每被青娥問,何事重來隻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