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要是覺得苟應該是中國姓的最少的,那您就錯了,還有比苟姓還少還過分的。這次百家姓最新排行榜出爐了,排在前三位的,分別是李、王、張這三個大姓,其實倒數第一和倒數第二也都排出來了。
這倆姓能把人樂死。你會感覺,誰要是姓上了這個姓,簡直就是一輩子的悲催。
其中倒數第二的那個姓,姓死。“您好,我姓死名仁,叫我死仁就行!”聽著都慎得慌。這個姓,主要分布於中國的西北部,是由北魏時期少數民族的四字複姓發展而來。
倒數第一的姓,姓難。怎麼可能有人姓這聽起來怪異的姓呢,當時所有的專家分析出了兩種可能,第一種說的是他們祖先筆誤,傳錯了,另外一種說法就是得罪皇帝了。
在河南,就有四個姓“難”的小村,裏麵的男女老少全姓“難”,統稱難民。正當專家百思不得其解的時候,韓國文化署聽說了這個消息後異常驚喜,馬上組織了一個“尋根訪問團”來到中國。
原來,這個“難”姓在韓國人看來,就是自己的根源。有韓國學者表示,河南曾出土過一塊南北朝時期的石碑,記載一個鮮卑族官員的事跡,他的名字就叫“難樓”,“難”姓隨鮮卑北遷,鬆花江當時也改名成了“難江”,隨後,這些姓“難”的鮮卑族才到了現在的朝鮮半島。
所以,從這裏麵我們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中國人,其實是韓國人的祖先!
拍馬屁
直到今天我算了一下,我來到文藝之聲主持《快樂早點到》已經將近八個月的時間了,平時都沒有機會說心裏話,但是今天這樣一期特別的節目裏,我要感謝我們領導,是你們的諄諄教誨教育了我,讓我改邪歸正重新做人。尊敬的各位台長、副台長、主任副主任,及其家屬同誌們,在這裏我特向領導保證:
領導的脾氣就是我們的福氣;領導的要求就是我們的追求;
領導的鼓勵就是我們的動力;領導的想法就是我們的做法;
領導的酒量就是我們的膽量;領導的表情就是我們的心情;
領導的嗜好就是我們的愛好;領導的意向就是我們的方向;
領導的親人就是我們的恩人;領導的小蜜就是我們的秘密。
同時,我還要做到:
領導沒來,我先來,看看誰坐主席台;
領導沒講,我先講,看看話筒響不響;
領導說話,我鼓掌,帶動下麵一片響;
領導吃飯,我先嚐,看看飯菜涼不涼;
領導喝酒,我來擋,不讓領導受影響;
領導打牌,我站崗,輸了贏了我不講。
大家夥兒看看,我這馬屁還有誰沒拍到的,自己舉手說話啊!
其實大家不要一味地抵觸拍馬屁,覺得那是小人所為。其實也不一定,隨著時代發展,拍馬屁,是當今社會社交禮儀當中不可或缺的一門學問。尤其是單位裏麵,如何打理好上下級的關係,非常必要。其實說白了,拍馬屁,屬於禮貌的範疇。
下麵,就讓我這個國學大師先來給大家講講拍馬屁的由來。
為什麼說是拍馬屁,而不是拍狗屁、拍豬屁呢?
拍馬屁這個詞兒,來源於我國西北一帶,那個地方山路狹窄,不利於行走,馬成了那裏人們的重要交通工具,人們視馬為第二生命。這一帶流傳著“人不出名馬出名”的諺語。因此,人們如果有了一匹好馬,就相當於您家裏買了一輛路虎一樣。平時他們牽著馬在路上與別人相遇時,出於禮貌,要互相拍著對方的馬屁股說:“好馬!好馬!”
後來慢慢兒地成了一種打招呼,拉近距離的習慣,不管對方的馬是否真的很好,也一律拍著對方的馬屁股說:“好馬、好馬!”於是“拍馬、拍馬屁”就逐漸有了阿諛逢迎,趨炎附勢的意思。
在單位裏麵,拍馬屁的現象是最多的。
我給你打個比方,單位啊,就好比一座山,在裏麵工作的人就好比山裏的猴子。猴子領導都在山上麵,中層幹部都在山腰上,基層群眾都在山底下活動。
如果你在中間,那麼往上看,體現在你麵前的全是屁股,往下看,那就都是一張張的笑臉了。如果你在最底下,那看到的全是屁股。
所以拍馬屁也是沒辦法的事兒。隻要分寸掌握好,拍馬屁就是一種禮貌,但是拍得太過分就惡心了。
比方說讚美女人漂亮永遠是沒錯的,但是有的人也有自知之明,你不能太假。要注意細節。
比方說,她今天換了件衣服,換了發型,你要及時地表揚,女人都是這樣,表麵上不去炫耀自己的新衣服,新飾物,但是一旦被人發現那簡直是無比滿足。
在女人的眼中,區分好人壞人的方法,就是誇不誇她。一旦你媳婦兒說他們單位誰誰誰人真不錯,那肯定是人家今天誇她了。
在單位也是一樣,工作當中,沒事誇誇同事,誇誇領導,一來大家和睦相處,二來也能調動大家工作積極性,加強團隊合作。
比方說,“呦王總,您看起來真年輕!”“喝,張姐,今天氣色不錯啊!”這麼一兩句話,即不過分,還能讓對方身心愉悅,對你有好感。
不過也要注意,拍馬屁要穩準狠,千萬別拍到馬腿上。
你像我們滿超同學,人很好,積極上進,還很有才華,唯一的毛病就是長得比較老像,那時候我剛認識他,就按照套路跟他打招呼,“呦,滿超,您看起來真年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