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祖先是在明朝末年八代王剿四川後從湖北遷來的,一個是以七個親兄弟為主的大家庭,這七個兄弟每個人都有一技之長。老大鄧天印是風水師,也會望氣。老二會通靈,老三講究卜算,老四精通符咒,老五會奇門遁甲,老六會看穿他人的心思,老七倒不會什麼奇術,但是會開天眼。作為天府之國的四川風水寶地很多,大哥鄧天印作為風水師,在南充一帶選擇了一處名為“九龍戲珠”的寶地作為新的故地。家眷不多,但也剛剛夠一個小村莊的人數。鄧氏七兄弟受儒家的文化的影響除了立下了普通宗族都會有的家規,也立了一些其他的家規,比如每個人的道術隻能傳給自己的後人,並且隻能在諸多後人中擇一人教授,不許互相傳授,也不能收徒收孫,此外傳男不傳女。首先是為了保證道術傳承性,其次是為了道術的隱秘性。據族譜記載,七兄弟的父親小時候上山放牛時在山中的一處山洞中發現了一部石書,而石書中記載的就是道術,由此,我們鄧氏家族便做起了民間俗稱的“陰陽先生”這種職業,直到現在。“九龍戲珠”是風水地中較為好的寶地,從地圖上看就是共九條龍脈圍繞著一處小湖,而祠堂正修建在小湖中間的一塊凸起的大石頭上麵,但是寶地也需要有法器鎮住才會有好的效果,正所謂“天時地利人和”三者皆有才會有無盡的力量一樣。由於地脈會隨著時間的改變而產生變化,正如曾經滄海難為田一樣。為了最大化利用寶地,祖先們分別製作了七個以自己為像的小金像,並在其中注入了自己的法身(俗稱開光),以上好的檀香木建造了祠堂,將七個金像放在了其中,一個金像鎮一條龍。至於留下的兩天,大家一致認為“好處莫占盡”,便任由去之。
說起小湖,雖然不是很大,但是卻有個傳說。族譜中沒有記載太多關於這個湖的事情,直到現在也沒有命名,這是因為湖的底部據說有種力量在抗拒著金像的力量,有人說是一條修煉的惡蛟龍被金像給鎮壓住了,有人說這湖水來自陰間,是忘川河流到人間的證明。不過沒有人在意太多,隻是大家都墨守著一條不成文的規矩,那就是不要給湖起名字。這個是老大鄧天印告訴大家的,因為在他看來,這湖中肯定有什麼事情,但是他也說不清,所以隻有不給湖起名字,湖中的鬼神便不會有什麼動靜。這個就好比沒有名字的人是不怕被鬼叫名的,因為沒有名字可以叫。不過後來有一個孩子似乎打破了這個規矩,隨便給湖起了一個名字,當天天色大變,一陣巨響之後孩子變成了一尊石像,而在祠堂的上方,永遠得留下了一朵烏雲,現在也還是這樣,不過雖然是烏雲,但是祠堂內卻異常幹燥。
過了一些年後,一群較有氣候的野仙狐狸流竄至此,見到這種風水寶地也很是眼饞,可是祖先們作為道師身中修煉出來的氣也不容小視。一般從望氣便可知這人有幾斤幾兩。狐狸們心中也明白這個道理。於是便提出人狐共聚,在剩下的兩處山脈中選擇一處,井水不犯河水。並向祖先們講述了它們的來曆。這群狐狸來自關外的黑龍江,由於那裏發生了很大的旱災,餓殍遍野,很多野仙也未能幸免於難,於是為了自保才不得不向南遷徙。但是一路向南除了不被接納就是對當地看不上眼,直到來到了這裏。老四鄧天正笑著說::“你們跑得還挺遠的,我聽說那裏的野仙一般都會有自己的出馬弟子,你們的弟子呢?”狐狸的首領胡土天說,“一般人是受不了我族的仙骨的。”“喲,口氣挺大。”老六笑著說。“要留便留,不留就罷。少他娘的扯犢子。”胡土天不耐煩地說。“同是天涯淪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識。我們也是被迫遷入這裏的,希望我們能夠好好相處。”鄧天印說完,便指著其中一座山說道,“你們就去那裏吧,那裏的食物很多,也有洞穴可以藏身。”“多謝!我們不會白住的。”胡土天說了一句,然後就帶著一群狐狸一同離開了。後來也陸續有其他居民遷入,但是人狐一直相安無事,每逢過年過節,或者是紅白喜事,狐狸們都會送上有些山野之物作為賀喜或是節哀。再後來一點,大家便都管這個地方叫鄧家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