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立雲

不是在網上,就是在去上網的路上。

現在的人大多被網絡支配著生活、工作,除了睡覺。

這幾年,因為工作的關係,我也是與“網”結緣,一“網”情深,成天泡在網海裏,與天南地北的作者、網友交流著文學、人生等命題,當然聊得最多的還是我現在從事的代理出版。

一天深夜,遠在郴州汝城的朱碧濤就這樣闖進了我的網絡生活。她說,她想出本屬於自己的書,一本收錄這些年發表在各類網站論壇的文字的書,一本紀念自己已逝的過往和人生思考的書,希望我這位省城的出版人幫助她實現夢想。

我當時笑稱,本人正是幫廣大文朋詩友實現出書夢想的天使。

幾天後,她真的將整理好的書稿發到了我的郵箱。審定後,讓我很是吃驚。這是一部不能純粹以文學視角來解讀的書,內容非常繁雜豐富,那麼大一堆文字與圖片集合到一起,敘說著一個江南女子的別樣人生。我花了整整一個星期時間,才將這部書稿讀完並分門別類整理好,並與作者反複討論,最後敲定將全書分為“鄉韻鄉情”、“花花草草”、“隨筆雜談”、“攝影日記”、“親情友情”、“百味人生”共六輯,每篇配上相關的攝影圖片,真有些美侖美奐的感覺。

朱碧濤是一位典型的網絡達人,曾擔任多家知名網站的論壇版主和群組管理員職務,同時又是一位職業攝影師,一手文字,一手影像,加上網絡的推波助瀾,讓她的網絡生活更是精彩紛呈。她的作品無論是寫家鄉的風土人情,還是寫情感的寄托、人生的感悟和社會的思考,都有一個關鍵詞,有一個明確的主題。如第一輯“鄉韻鄉情”,她不僅用文字對家鄉汝城盡情地謳歌,更是用鏡頭給這裏的山山水水作了精彩地留念。讀著這些近乎原始生態的文字,欣賞著這一幅幅精美的圖片,我們在領略湘南明珠無限風光的同時,更是感歎這位汝城女子有著一雙發現美的眼睛是多麼美麗。第二輯的“花花草草”,共記錄了33種植物曆經春夏秋冬,怎麼樣為世界增添色彩。在她的眼裏,所有的花草樹木都是有生命有故事的,字裏行間,處處給人以美的感召和心靈的共鳴,讓人感悟真諦,聆聽美妙,傳遞美好。“攝影日記”則收錄了這幾年她參加的一些采風活動報道,同樣,雖然我們沒有讀到非常精美的文字,但已經感受到了一顆火熱的心的律動及湘南多彩的文藝生活給人民帶來的那份富足。在“親情友情”這一輯文字裏,作者更是給我們充分展示了她那份內心的豐富,告訴我們陶醉在無盡的溫暖的情感世界裏,怎麼樣做一個快樂幸福的人。而在“隨筆雜談”、“百味人生”這兩輯作品裏,更多的是對人生、婚姻的思考。如《關於婚姻的感慨——無奈的思緒》、《論圍城內外》、《感悟人生》、《感悟生命的色彩》、《秋天裏的思緒》等篇章,這些話題看似很小,卻體現著人性、人情、人味,反映出人的本質的善與惡,以及人對美好生活的訴求與向往。

讀《網絡上行走的影子》,我既感到興奮又感到欣慰。作為一名既要忙事業又要忙家庭的女子,在當前這種不是很輕鬆的生活狀態下,肯於讀書,善於思考,這樣的人無疑值得我們由衷地欽佩。

在文字之餘,朱碧濤選擇用圖片表露她的所見所聞;在攝影之餘,她又選擇用文字來延伸她的所思所想。

為此,我將該書策劃定位為——一部網絡達人的攝影日誌,一個攝影達人的文字世界。

我想,這種定位對朱碧濤這本書來說應該是最精準的。

從她的文字裏,我們感受到的將是生活的那份原滋原味,而不會是文字的枯燥與幹澀。當然,如果想對她的文字作藝術上的解析會是一種徒勞,因為有的語句確實經不起過細的推敲。麵對這麼真誠的文字與人,我實在不忍心拿起批評的武器,那麼就讓她及她的文字隨著時間的流淌而慢慢成熟吧!

文學起源於詩歌,任情而歌詠。對於最初的文學,魯迅有最精妙的解釋,他說那是“抗育抗育”,“倘若用什麼記號留下來,那就是文學……”(《門外文談》)。那麼,文學最初的作用是什麼?就是一種釋放,一種調節,一種宣泄,由心理直接作用於生理,成為人的生命需要。

回歸簡單,回歸純粹。這才是文學最本真的意義所在,也是我在此極力推薦朱碧濤的原因所在。

是為序!

(作者係湖南作家網“芙蓉國文叢”總策劃,出版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