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30000人駐守在城中。
毛峰說之所以沒在南方運河布置士兵,是因為,他認為,北涼軍已經不可能渡過南方運河了。
這種陣型總結來說就16個字:“我說我沒有伏兵你信嗎反正我是信了”。
一旦北涼軍再用原來進攻彭城的方法,這樣的陣型是克他們的最好的陣型…………………………………………………………………………
第二天,戰鼓打響。
50000萬大軍如約進攻,不過,一路上並無伏兵,他們便半信半疑的走了過去,進攻運城,後麵的50000軍隊看到並無訊號就安安靜靜的走了過去,東方山脈的20000軍隊竟然也無障礙的走入了東方山脈。這一切似乎太平靜了,靜得像全死了一樣,沒錯,就是死了一樣……
這時,進攻西方運河的北涼軍也開始進攻了,但他們卻受到了阻攔:在渡河時遭陳軍襲擊,10000軍隊全軍覆沒…………
這時先頭的50000北涼軍度過北方山脈進攻,他們剛開始進攻運城,就全軍覆沒————甚至來不及發送“危險”的訊號,原來東方山脈和西方運河的總計20000士兵在東西兩方夾擊,再加上運城中的30000弓箭兵的遠程攻擊,便馬上陣亡。
然後,複仇的時候到了————燒北涼軍!
東、西共20000軍隊在北方山脈、東方山脈點火,燒死北涼軍!大火持續了2個月………………………………………………………………
陳僖帝彰武20年上旬(公元前1980年上旬),涼德宗無異6年上旬(公元前1980年上旬),大火熄滅,王穆然率剩餘的5000人躲在寨中,不敢應戰。但他之所以不要走,是因為拓扈軍一到,戰局就可以扭轉。
不就,拓扈軍隊到了,但沒有使戰局扭轉,反而讓勝利的天平更堅定的轉向陳國這邊————彭同竟說通了拓扈拓間宗,50000大軍進攻了北涼。
王穆然立刻收兵,率75000軍隊迎擊拓扈軍隊,戰勝後隻剩下了20000人,隻好班師回朝,第一次國土收複戰爭失敗,但已經把陳國趕到南涼南部,這已經不錯了。
此次運城之戰,以10000人的代價,擊殺125000餘名北涼士兵,擊退了北涼軍,保證了陳國在西島最後的利益,使陳國在西島的統治權再次延長(雖然陳國在西島的統治權已成強弩之末),結束了第一次國土保衛戰爭(在陳國叫國土保衛戰爭,因為現在南涼是陳國管的,即使是搶來的,那現在也是他的國土;在北涼是國土收複戰爭,因為南涼原本是他的,但現在被搶了,所以是收複),利用“將計就計”的辦法成功,實在是實屬不易啊!
www.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