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城,是個曆史悠久的古鎮,也被多次易主,現在,它是陳軍的了。
涼德宗無異4年(公元前1982年),陳僖帝彰武18年(公元前1982年),北涼處於鼎盛時期,百姓安居樂業,士兵達30萬。
自從涼德宗誅殺亓官況後,已經是一年了,在王穆然和宋昆岡的輔佐下,凉國重新強盛,成為大國,現在,他已經奪回了凉國的一半,現在,他要拿回南涼。
涼德宗無異4年中旬(公元前1982年中旬),陳僖帝彰武18年中旬(公元前1982年中旬),涼德宗令王穆然為南征將軍,率30萬軍隊進攻南涼舊地。
陳國由臨時將軍韓當防禦。
韓當,陳國陳縣人,家族是將軍世家,父親韓伊是上將(中郎將),從小與父親南征北戰,經曆過軍旅生活,善於襲擊,在北涼兵變後擔任“陳帝國駐凉國總司令和平反(反就是北涼兵變的那件事)總司令”(平反將軍),一年間,他厲兵秣馬,安撫軍心,使陳國在凉國的的利益沒有減少,反而強盛。
兩支強盛的軍隊,誰會更勝一籌?
北涼與南涼的邊境地區是一個叫彭城的小城。
我們來看看彭城這座城池的地理環境。
彭城,位於山區裏,是涼、陳二國的交界城市,四麵環山,科技較於落後,交通不發達,但卻是各種藥材的出產地,農業,畜牧業在此蓬勃發展,在這裏,木材唾手可得,山上哪都是木材。常年有大量士兵在此駐守,占了城中居民的百分之二十。
韓當率150000步兵到達這裏,發現這裏不適合用騎兵,但適合用“奇兵”,於是,韓當立刻模擬了一份戰略部署圖:在北方山脈布置5000名士兵,偷襲涼軍,在東方山脈布置了50000名士兵,一旦北方山脈出現戰爭,就立刻支援,在西方山脈也是如此,布置50000名士兵,一旦北方山脈出現戰爭,就立刻支援。在南方山脈布置40000名士兵,做彭城最後的最後的放線,隻在城中駐紮5000名士兵,也就是說,主要軍隊在山中。
我們再看看王穆然的戰略部署圖:先派50000軍隊火速通過北方山脈,不必殲滅北方山脈的所有敵人,後麵會派100000軍隊“清掃”的,50000軍隊通過北方山脈後,迅速強攻彭城,務必拿下彭城,剩下的1500000大軍在“清理”完後,就會過去支援那50000人。再合力殲滅剩下的南方山脈、東方山脈、西方山脈,成功拿下彭城。
這是一號方案,一旦一號方案的50000人無法突破北方山脈或者在150000大軍支援前就覆滅的話,就采用二號方案。
二號方案極為“霸道總裁”化,也極為簡單:燒。
沒錯,燒掉整座山的樹,這樣,也會把敵人燒死。
站在道德的角度,這種辦法是極為不道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