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崇宗尚義三年(公元前1993年),也就是夏武王兵仞元年(公元前1993年)。
夏武王派臨時上將(奮威將軍)田單率領100萬大軍進攻白國,白國國王白崇宗白章親率20萬大軍抵禦田單的入侵。
白崇宗之所以趕在“1:5”的情況下親自禦敵,是因為一個鐵一樣、全民皆知,是人都知道的一個事實:夏國人頭腦簡單,夏國士兵隻是人多,但素質低,沒紀律,沒訓練。
可能這個事實再怎麼傳,也不可能傳到夏武王耳中,因為夏武王可能一聽就要砍頭。
就在這時,白崇宗想:我必須想個辦法,阻止夏國人入侵我國,涼國人已經成功了,不能讓他也成功了,那隻能這樣了,來一場會戰!!!!!!!!!!!!!!!!!!!!!!!!!!!!!!!!
殊不知,這場會戰將改變白國的命運………………………………………………………………
白崇宗是這樣想的:把延平(白、夏邊境線的一個白國城市)主動放棄,把發嗣(在延平後麵的一座城池)主動放棄,把泗水(在發嗣後麵的一座城池)主動放棄,把九欣(在泗水後麵的一座城池)主動放棄,把度城(在九欣後麵的一座城池)主動放棄,在二等(在度城後麵的一座城池)展開會戰,人數比照樣是“1:5”,但並不是“20萬:100萬”,是“10萬:50萬”,也就是說,在二等的軍隊預想的有10萬白軍,50萬夏軍。
可是,白軍還有10萬軍隊該由誰帶領,換句話說,誰能抵擋夏軍50萬大軍呢?
是誰?
是白潔
讀者看到這,一定有疑問:白潔是誰?是幹什麼的?跟白崇宗有雞毛蒜皮的關係?
白潔,你們可以把她理解為像婦好(商朝國王武丁的妻子,能文能武,是商朝的女將軍)這樣的“女強人”她身材高挑,皮膚白皙,如花似玉,從小能文善武,有勇有謀,是白崇宗的得力幹將,是白國“全國武裝總司令”(大將軍),一生經曆大大小小的戰役達300餘次,敗仗不超60次。但是,她並不是像婦好那樣是君王的妻子,她是白崇宗的姐姐。
白潔的戰略部署是這樣的:
在白國城市中,有5處是和夏國接壤的,分別是通州、同州、烏桓、大桓。
白潔不給通州、同州兵力支援,這兩座城依舊是每座城池5000人,因為,同州、通州,離延平很近,如果延平放棄,通州、同州也隻是抵擋一下就撤退,會使夏軍產生一種幻覺:白軍軟弱無能。便會輕心輕敵,從而更容易突破夏軍,反正,到時候收回來(連著延平一起收,土豪…………),也不算太遲。
然後,把10萬人拆成5個小隊,每隊二萬人。第一隊在烏桓城中駐守第二隊在大桓城中駐守,第三隊在烏桓城後埋伏,以便於偷襲;第四隊在大桓城後埋伏,以便於偷襲;第五隊由白潔帶領,隨機應變,擁有著超強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