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是7月5日晚上22:22
本來一個普通的周末,因為股票的事想來大多數朋友都沒能過的安穩。
來點具體的東西
第一條新聞:7月4日早上:1200億投資etf
一、21家證券公司以2015年6月底淨資產15%出資,合計不低於1200億元,用於投資藍籌股etf。
二、上證綜指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餘額基礎上,證券公司自營股票盤不減持,並擇機增持。
三、上市證券公司將積極推動回購本公司股票,並推進本公司大股東增持本公司股票。
四、按照證監會發布的《證券公司融資融券業務管理辦法》等相關規定,完善逆周期調節機製,及時調整保證金比例、擔保證券折算率、融券業務規模等相關指標,在風險可控的前提下盡量平穩地做好客戶違約處置工作。
乍一看來,大多數朋友肯定心中一喜:“臥槽,這下有救了,這一下來了1200億,不說賺錢,自己解套肯定沒問題吧。”
首先,21家證券公司出資,大家都知道一個和尚與水的故事,三個和尚都沒水吃了,何況是一下蹦出來21個。
雖然在上層壓力下,大方向肯定不變,但是各家具體出多少力,對這個事有多上心,結果就不得而知了。
從第二條內容來看,必須做的,是不減持。選擇條件,是擇機增持。限製條件,除了自營,還有上證在4500點以下,在2015年7月3日餘額基礎上。
不減持,想來各家都很容易接受,雖然現在股價低,但耐不住別人持股的時候更低啊。順水人情,大家誰不會做。
擇機增持,這個就值得考究了,什麼時候增持?能賺錢的時候唄,就算知道要賠,隻要能討好上麵,從其他方麵賺回來不就行了,這一點也不難,但是積極性注定不會太高。跟隨大眾一起上去,他們肯定樂意,但是讓他們獨自上去,這世道,誰傻啊?
第三條,請容許瘋牛以險惡的心思去推斷:我隻是保證去積極推動,態度已經拿出來了,但具體動不動可就不關我的事了。
第四條,瘋牛看到幾個字眼:及時、某某前提下、盡量、平穩···嗬嗬
值得注意的是,新聞中提到,某董事長說:“這次並不是大家以為的平準基金······”這也從另一個角度否認了此基金內部的團結與執行力度。
所以,對這個新聞,瘋牛激進一點,送上三個字:“然並卵”。
第二條新聞:7月4日下午:基金堅決護盤
一、基金公司打開前期限購基金的申購,為投資者提供更多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