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章 愛的夙願(2 / 2)

雖然裏賈納·路易斯最終在大學裏交了許多朋友,社會生活也很活躍,但是她心中總有一種失落感。沒有母親跟她分享生命中的特別時刻——大學畢業、找到第一份工作、開一家美發沙龍、籌備婚禮、生孩子——最快樂的時候她也是孤獨的,這使她痛苦萬分。後來,她的婚姻以離婚告終,也沒有親人來支持她走過危難。就這樣很多年過去了,裏賈納·路易斯屢次嚐試想通過公共檔案和網上搜索找到珍妮,但結果總是讓她失望。

隨後,不可思議的事情發生了。她簽了一本書的合約,答應寫下她被收養的故事,這本名為《某人的某人》於2003年6月由華納書局出版。就在書上市後不久,她收到一封郵件,標題這樣寫道:“我太為你驕傲了,甜心。”難道這是一個殘酷的玩笑?她激動得發顫——這真的是珍妮發來的賀信!裏麵還留下了珍妮的電話號碼。

“那是個奇跡。沒有一天我不在想怎樣去找她,可是她卻找到了我。”裏賈納·路易斯說。她得感謝霍利,埃克沃。後者也是原來那所福利院裏的工作人員,是她看到了裏賈納·路易斯網站上的郵件地址,打電話告訴了與丈夫共同生活在亞拉巴馬的珍妮。事隔多年,珍妮的兒子已經長大成人了,可這個消息仍舊讓她的內心戰栗,她也一直在尋找裏賈納·路易斯啊!

裏賈納·路易斯撥通了珍妮的電話,卻頓時緊張起來,她擔心這麼多年過去了,童年時代的輔導員可能不想重新跟她有什麼關係了。但當她聽到那個她曾深愛的人發出興高采烈的聲音,她一下子被強烈的感情所淹沒,說不出話來。“是我的寶貝姑娘嗎?”珍妮問她。裏賈納·路易斯拚命抹去歡樂的淚水,回答說是的,然後兩個人就在電話裏聊了好久好久。

第二天,珍妮在與丈夫商量之後作出了一個決定,她打電話給裏賈納·路易斯:“我想做25年前沒被允許做的事——領養你。在我心裏,你永遠都是我的第一個孩子,現在沒有什麼阻止我們合法地變成母女了。”大喜過望的裏賈納,路易斯立刻就答應了。接著她們開始計劃去紐約見麵,她正好要去那兒為自己的書做宣傳。

重逢夢圓

在機場,她們不停地擁抱,驚呼對方變化有多大。珍妮從一個年輕的褐發女郎變成了一個白了頭發的59歲老太太:曾經皮包骨頭的小姑娘現在長成了一個40歲的優雅女人。盡管她們幾乎認不出對方了,但還是非常親密。後來,珍妮保存的相冊使裏賈納·路易斯十分驚喜。那裏麵都是她們當年那段時間的照片。“想到她怎樣堅持留著這些我們曾經生活的點點滴滴,我想哭。”裏賈納·路易斯說。

就在正式辦收養手續之前不久,珍妮來到加州的核桃溪市,裏賈納·路易斯帶著她19歲的兒子邁克爾在那裏生活。邁克爾很意外地接受了一個祖母,讓他更高興的是,他知道媽媽終於也有一個她自己的媽媽了。“從小時候我就知道,有個媽媽對她來說真很重要。我知道她需要一個,”邁克爾說,“現在她有一個人在那兒守候她了。”裏賈納路易斯想要全世界都知道這件事,因此收養手續辦完後,她還把姓改成了跟珍妮一樣的。

現在,母女兩人一起去旅行,一起出入健康俱樂部,一起騎車鍛煉。2004年,裏賈納·路易斯的舊夢再次成真:“25年裏,我們第二次去看了《胡桃夾子》,但這一次是我帶她去的!”她明顯的比過去高興多了,每次叫“媽咪”這個詞時,她都眉開眼笑的。

“我終於感覺到完整了,”裏賈納·路易斯說,“每個人都需要一個母親,無論找到她的時候你已經多大年紀,也不管她的皮膚是什麼顏色。”

種族的界限阻擋不了愛的延伸,一個是白人、一個人是黑人,因為膚色的不同,領養孩子就成為了一種奢侈。一個想做母親的願望落空,一個想做子女的願望落空,這是一件多麼讓人痛恨的事情。在這裏,也讓人想到種族歧視的荒誕與可恨。但是隻要內心有愛,隻要內心還保留有愛的種子,任何時候都可以生根發芽,都可以把沙漠變成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