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前言(1 / 1)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曆城(今山東濟南)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與蘇軾齊名,並稱蘇辛。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東安撫使等職。出生時,山東已為金兵所占。二十一歲參加抗金義軍,一生主張堅決抗擊金兵,收複失地。曾進奏《美芹十論》,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複國的具體規劃,又上宰相《九議》,進一步闡發《十論》的思想,都未得到采納和施行。在各地上任他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又累遭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曾在江西上饒一帶長期閑居。光複故國的大誌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憤發而為詞,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

辛以詞作著稱於世,數量為宋人詞之冠,其詞作被稱為“英雄之詞”、“詞中之龍”。詞作題材廣泛,風格多樣,而以慷慨悲壯的愛國詞為其主調。這類詞中曆來為人傳誦之作有(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等。寫閑適生活的詞數量最大,這類詞往往於閑適中流露出莫可奈何的情緒,其精神仍與其愛國詞一脈相通。如(沁園春)《帶湖新居將成》、(水調歌頭)《盟鷗》等許多詞中都帶有這種情緒。一部分寫農村生活的詞清新淳樸,語言淺近,如(清平樂)《村居》、(鷓鴣天)《戲題村舍》、(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浣溪沙)《常山道中即事》等都是生動的農村風情畫。辛詞中也有寫愛情的詞,如(清平樂)“春宵睡重”就寫得纏綿婉轉,頗能動人。

辛棄疾除了詞作著稱於世外,還寫有大量的詩文,辛詩今存133首,內容和風格大體上亦如其詞。辛棄疾文今存17篇,多為奏議啟劄等應用文字,頗能見出辛棄疾的見解和謀略。

辛棄疾,是開一代詞風的偉大詞人,也是一位能征善戰、熟稔軍事的民族英雄。他的詞作“大聲鏜鞳,小聲鏗鍧,橫絕六合,掃空萬古,自有蒼生所未見”,已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