踩到大坑的管事在天還沒亮就安排馬車送走君哲。看著漸行漸遠的馬車,管事隻覺得自己的愚蠢仿佛隨著馬車離去,這樣的過失自己不能再犯了。
噠噠的馬蹄聲帶走的是管事的愚蠢,帶來的卻是君哲的黑夜。馬車上的君哲從被叫醒到上了馬車,雙目呆滯,如同行屍走肉,事實上,他更希望自己已經是行屍,沒有心智的喪屍不需要去思考,不會有傷心。
噠噠的馬蹄聲終究會停下,再漫長的旅途終會有盡頭。象征著監牢的書院終究是到達了,小小的書院並不華麗,儒教本就是一心苦讀不為外物,曆年來,儒教的財富一直是個謎,幾個時代的積累,即使是同為三教的佛道兩教也不明白儒教到底把這些財富用在哪裏。
小小的書院相對於其他修行地區當然是小小的,但在書院坐落的小鎮卻占了三分之一的地盤,沒辦法,三教中儒教最講究有教無類,而且儒教特有的浩然正氣也是最溫和的,已知的功法沒有一種會與之衝突,跟別說讀書最能鍛煉自己的心神,大大降低走火入魔的幾率,所以,即使是其他兩教的弟子也不時會有人來書院讀書養氣,其他兩教也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此不聞不問。
書院的門口擺放著一尊石像,那是儒教教祖“孔春秋”的石像,每個書院門口都會有這麼一尊,當然有些書院可能會有更多的其餘先賢的石像,但這尊石像是必不可少的。書院內有一小片鬆樹林,象征讀書人的風骨,馬車到達已是正午,書院依舊有琅琅書聲,綿綿不絕。讀書的人沒有用任何手段,但這書聲偏偏就能安撫君哲沉寂的心靈,仿佛一陣強心劑,君哲的雙目終於有了一點色彩。
這就是自己安放餘生的地方了啊,嗯,就這樣終老吧。君哲這樣想著。所謂的溫養筋脈不過是自欺欺人的說法罷了,要完全恢複自己的筋脈沒有天材地寶,隻考讀書,誰信啊!
或許是伢行的麵子,又或許是身為院長的關愛,反正就在君哲下車後就看見書院門口坐著一位老書生,至於為什麼一眼就看出是書生——噠噠的馬蹄聲,馬的喘息聲都無法影響他看書入神的狀態這不是書生難道是屠夫啊!
君哲雖然被喚醒了一些神智,但根於人生的黑暗,他依舊是無精打采,書生繼續看書,君哲就繼續看書生。
良久,一本薄薄的書被老書生讀完,老書生帶著滿足的微笑終於舍得抬頭看看君哲。百無寂寥的狀態顯而易見,老書生搖了搖頭,用慈祥的口氣道“君哲,你好啊,我就是白鷺書院的院長......”聽到這君哲才注意到門上的“白鷺書院”。
原來自己終老的地方叫“白鷺書院”啊,聽起來還順口。也不管君哲有沒有聽進去,院長自顧自拉起君哲的手,就這樣慢慢走進去,帶著他逛遍書院。期間的解說表現了身為一個院長的熱情,雖然隻是無名小鎮上的小小書院,但這位院長傾注了全部的心血:“你看,這個藏書閣是方圓百裏最大的,裏麵的書都是我跑遍大江南北收到的各種古籍,就連冠軍城的赤血書院都來我們這裏抄錄。”冠軍城自然就是陳國的國都,而赤血書院更是陳國最大的書院。
“還有這幾間舍院,都是用上百年的青鬆木建造,想當年我還為此與師兄鬥書,結果自然是......哈哈”,老院長說到得意的地方不覺哈哈大笑,“還有這個,這個,這個.......”小小的書院竟有數十個建築物,這是君哲從未想過的,一直以來,他以為書院就是生員舍房,師舍,書閣罷了,沒想到眼前的竟然......
老院長早已了解君哲的情況,時隔多年,類似這種第四類的人已經很久沒有出現過了,以至於老院長自己都快記不得自己有過與伢行這方麵的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