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石棺邊徘徊了好一會,在確定深澗中,沒有危險的情況下,林一元決定進入石棺內看個究竟。
在跳進石棺內之前,林一元放出了一團離火,操控著離火沿著石階下去兜了一圈,確信底下沒有暗藏危險,他這才跳進去。
石階很長,筆直通往下方,隻是由於下方太昏暗了,所以看不清盡頭在何處。
兩側是石壁,彼此相距大概有三米,比較狹窄,但容一個人通過還是沒問題的。可一旦遇上什麼危險,狹小的空間就不利於交戰了。
所以,在看清楚情況以後,林一元小心做好了防備,沒給對手留下可趁之機。
通道高度不算太高,距離林一元的頭頂,隻有不到一米,有些地方並不規則,以至於林一元必須彎著腰才能順利通過。
在彎腰的同時,林一元仔細看了一眼地上,發現地麵上有很明顯的腳印,這些腳印一路向前延伸,而且足跡很新,明顯是剛留下的。
腳印的發現,更加坐實了林一元之前的猜測,說明下方的確有人,八成還是死人,隻是這個家夥的邏輯方式讓林一元很難理解。
破開棺材板,然後就走了,這種辦事方式根本沒有絲毫邏輯性可言,以至於林一元認為,對方可能是一個神智發育失敗的僵屍。
這種可能性不是沒有,人的智商也有高低之分,何況是僵屍?
僵屍其實也是一樣,僵屍的靈識都是後來才有的,這是在襲去了日月精華之後,才誕生的。
但因為環境的詫異,導致有些僵屍,在智力成型的時候,存在明顯不足,會顯得比較笨拙,也就是沒腦子,和低能兒差不多。
想到這一點,林一元自己也忍不住笑了起來,但這事並非是他胡思亂想編撰出來的,而是確有其事,古籍中,也有相關記載。
隻不過,古籍作者,也隻是針對僵屍的智商展開了隻言片語的聯想,並沒有確切的佐證,來證明這一點。
畢竟古代還不懂得如何鑒別智商,隻是以“聰明”和“笨拙”來形容一個人,當時還沒有“弱智”這個概念。
但林一元相信,古籍作者的猜測應該是對的,這也間接證明了那位古籍作者,還是比較有開闊性的,思維方式,和提出的論點都很新穎,隻可惜他沒有將這種研究進行下去,否則又將是華夏醫學研究的一大發現。
林一元胡思亂想著朝前走去,走出去約有兩百多層台階,眼前景象陡然一變,通道出現了拐彎,轉向了林一元的左邊方向。
在進入拐彎通道之前,林一元照例探查了一下裏麵的情況,結果發現,那裏麵是一個地下溶洞,洞頂上倒懸著很多犬牙交錯的白色鍾乳石。
鍾乳石的發現讓林一元吃了一驚,他沒想到,在這地底深處,居然還藏著這樣一個天然的鍾乳石洞穴。
往前走了一段,林一元隱約聽到了水流的聲音。
潺潺的流水聲一開始很微弱,隨著林一元的進一步深入,漸漸變得清晰起來。
林一元打小就跟著師父踏千山看萬水,對這種流水聲再熟悉不過,才聽到聲音那會,他就猜測可能是遇上了地下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