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一元之所以沒有直接用手去拿帛書,就是因為先前文山特意叮囑過,說是經過熏蒸的帛書很脆弱,輕易不要觸碰,否則弄不好就會損毀。
按照文教授所教授的辦法,林一元連著蒸籠一起,把帛書拿回了房間,放在書桌上,等待風幹的同時順便研究了起來。
此時帛書上的油脂融化了大半,露出了真容,帛書上確實記載著文字,在燈光下,這些文字可以看得很清晰。
不過這些文字並非篆體字,而是密密麻麻的雲篆密文,與之前在水井下的石壁上所刻著的雲篆一樣,林一元一個也不認識。
盯著帛書看了半天林一元腦中記憶翻飛,回憶起了在泰國的那一幕幕場景。
當時在泰國林一元接受了黑色石碑中的傳承,腦海中多了一些不屬於他的記憶,共有十個片段在,其中一個片段記錄的就是《離火燎天訣》功法。
此時看著這帛書上所記載的雲篆,一瞬間林一元回憶起了很多,想起了上一次將記憶中的圖像與侯仙姑所給的手劄融合的情景,心中頓時一片火熱,趕忙拿出手機將帛書上的內容拍了下來,然後回到床上研讀背誦。
林一元的記憶還算不錯,談不上過目不忘,但也不至於太笨,每一個雲篆密文,隻需看上三遍,然後就能銘記於心。背誦課文誰都會,但每個人的效率卻不一樣,有的人背得快,隻需兩三遍就能背下一篇課文,可有的人則不行,需要背誦七八遍,甚至十幾遍才能記住。
這倒不是說誰比誰笨多少,關鍵在於一個方法,隻要方法對了,背誦起來自然是水到渠成。雖說林一元沒有上過學,也沒背誦過課文,但他也沒閑著,平時林燕南總會拿一些古籍讓他背誦參悟,長久下來也就練就了一手記憶的小竅門。
諸如聯想法,在背誦的同時腦海中會呈現出文字所描繪的畫麵,這樣背誦起來就比較快速高效。再者就是這些雲篆密文,乃是根據天上流雲所創造出來的,每一個密文形狀都不一樣,就像天上的雲彩一般千奇百怪。
小時候林一元除了練功參禪以外,童年最大的樂趣就是躺在山坡草地上,仰望天際,看著風兒將流雲吹走,看著風雲變幻,相信很多人小時候都是如此,都有著同樣孤獨的時刻,在那時就會仰頭看看天空,看著浮雲掠過,心裏會平靜很多,而林一元恰恰就是如此。
寂寞的童年無人可以傾訴,看著天際風雲變幻成長,內心也在這日複一日的單調變化中漸漸磨滅成熟,把孤獨變成一種格調,可是林一元玩完沒想到,在時隔多年後的今日,童年時的經曆居然會對他有所幫助。
看著手機上拍攝下來的雲篆文字,林一元忍不住聯想到了童年時所看到過的那一片片雲彩,顏色雖說很單調,但每一朵都各不相同,有大有小,有黑有白,還有灰色以及紅色的火燒雲。
有些雲彩像是動物,有些則像植物,還有形似人形的雲朵,穿著盔甲,或是一襲長衫,有孩童也有成年人,要麼長相粗狂,要麼溫文爾雅,還有纖弱如女子一樣的秀麗雲朵,在彩虹的淡淡光芒下,閃耀著如同七仙女身著彩衣似得光輝。
林一元有時候甚至會產生遐想,想著自己的父母會不會也如那天際雲彩構成的人物一般,或身披長衫,亦或者如仙女彩衣飄飄。
關於童年的那些不切實際的念想,至今還在林一元腦海中偶爾浮現,不曾與人說過,因為林一元長大後才知道這是一種多麼幼稚的想法,可那是他內心中深藏的一份美好,即使要對人傾訴,也會找一個願意去傾聽的人。
目前為止林一元已經找到了這樣一個人,還不止一個,葉薇竹、龍小,甚至大胡子和老瞎子都可以,或許他們會覺得好笑,會忍不住捧腹蹲在地上,但林一元知道那都是善意的笑容。
不過林一元更願意將這一切都深埋在心底,讓這情感慢慢發酵,直到今天為止,被隱藏在心底深處的記憶這才被他一股腦釋放了出來,在這種情感的促使下,林一元陷入了一種極端執著的境況中。
思想沉迷在回憶裏頭,眼睛則盯著手機畫麵,快速翻看著,隻用了一個多小時的功夫,帛書上所記載的密文就被他記了下來。
在看完帛書的一瞬間林一元清醒了過來,但他卻發現額頭上竟然滲出了一層細密的汗珠,一顆顆都那麼的沉重,用手拭去,手掌帶出的空氣波動,讓他感覺到了一絲清涼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