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事情就是這麼怪異,老板越是督促,手下人反而越是變著法的偷懶,甚至對著幹,像林一元這樣視金錢如糞土的經營模式,反而激發了手下人的奮鬥意識。
就這麼過了三天,該料理的事情林一元全都處理好了,黃妻的狀況基本穩定下來,針灸對她來說,輔助的效果開始顯得微乎其微,接下來就要看她自己的造化了。
與此同時,二女那邊也都準備妥當,茅山之行正式提上日程。
選了一個風和日麗的早晨,林一元駕車帶著兒女開始朝茅山進發。
下山有一年光景,林一元的變化著實有點大,修為自不必說,從當初的小道士過渡到如今的法境高手,期間的奇遇說起來,著實有點匪夷所思。
再就是林一元的氣質,隨著修為的提升,本身氣質有了顯著的變化,這種東西很玄妙,難以用明確的詞語來形容,隻能說,林一元現在的氣質大不相同。
其次便是存款了,雖說方外之人視金錢如糞土,但有一點是不可否認的,門臉非常之重要,這一點林一元打小就體會到了。
茅山上廟宇林立,門臉比較恢弘大氣的道觀更能吸引往來的香客,此事是不容辯駁的。
白雲觀,與“恢弘大氣”這四個字壓根就不沾邊,就是一個破道觀,比古裝劇種的那種荒廢的道觀還要破敗不堪。而今日,林一元身懷千萬巨款回歸,也算是“衣錦還山”。
一路上,二女都對白雲觀的一切盤問不休,好奇的樣子讓林一元心頭苦澀難言,每一次林一元都會以同樣一句話來回答他們——到了就知道。
林一元有意賣關子,惹得二女心有不岔,拿各種辦法來套話,三十六計都用了個遍,林一元始終金口難開,不肯吐露哪怕一個字。
鬧騰了一路,當天下午三點多鍾,終於抵達了茅山。
山下是一座村落,有山有水,小溪邊上還有人在垂釣,景色令人心曠神怡。
沿著山路顛簸直上,行知半山腰,林一元一打方向盤,車子繞過水泥路拐進了邊上的一條羊腸小道中,朝前行進了沒多遠,前方的小道變得狹窄不堪,再也寸進不得,三人隻得下車。
“隻能到這了,接下來的路要靠步行了。”林一元將車門關上,指著幽深的林間小道對二女歉意一笑。
二女都沒說什麼,反而半眯著眼做深呼吸,吞吸著山林中的清新,精神也為之一振,一左一右挽著林一元的胳膊開始朝山上走去,行進了約有十幾分鍾,茂密的林子中忽然現出一片開闊地,一座孤零零的廟宇赫然呈現在三人眼前。
“到了。”林一元淡淡說道。
白雲觀四周被濃蔭遮蔽,廟宇獨立於一塊巨大的石頭坡上,背靠山坳,前方是一處深穀,此刻三人就站在這深穀邊緣的小道上,在深穀的另一端,是一整麵石壁,一直延伸向下,石壁上還有微弱的流水傾瀉流淌。
白雲觀就坐落在這小瀑布的右側,前方景色迤邐,卻掩蓋不住道觀的破敗與寒磣。
道觀四周牆體都是用土磚壘成的,門匾都斑駁了,頂上是灰色的瓦片,已經被雨水衝刷的斑駁。
看到這一切,林一元不禁陷入了往昔的回憶中······
每逢大雨,道觀中就一定會下小雨,以至於每次下雨的時候,林一元都會找來鍋碗瓢盆接水,等到雨停了,還得跪在三清祖師像前懺悔,說一些弟子不孝之類的話。